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新派川菜的做法

新派川菜的做法

饞嘴蛙

原料:牛蛙600克,青筍100克,雞腿菇100克。

調料:老油100克,饞嘴醬30-50克,蔥蒜末各10克,鮮湯500克,鮮花椒5克,辣椒段5克。

腌料:嫩肉粉3克,鹽2克,蛋清1個,澱粉30克。

制作:1、牛蛙宰殺去皮,切成小塊,然後加入腌料腌制上漿。青筍、雞腿菇焯水清炒後墊底。2、鍋下色拉油,四成熱時下牛蛙滑油備用。3、鍋下老油50克,六成熱時下蔥、蒜末、饞嘴醬略炒,加入鮮湯,下入牛蛙中火燒開,補適量鹽、味精,勾二流芡,入盆。4、另起鍋下老油50克,下入鮮花椒、辣椒段跑油後潑在牛蛙盆內即可。

味型:香辣微酸。

飄香尖椒牛雜

成本:19.5元

主料:牛肚100克,牛舌100克,牛心100克,牛腸100克。

輔料:青、紅椒圈各20克,金針菇、青筍各100克。

調料:鹽5克,味精5克,雞精5克,香油5克,花椒油10克,老油20克,色拉油50克,泡椒末50克,郫縣豆瓣醬80克,姜片、蔥段各10克,小米辣10克,大蒜末10克,香菜根10克,洋蔥30克,芹菜20克,白蘿蔔30克,高湯2000克。

制作: 1、將主料入沸水鍋內小火煮約20分鐘撈出沖涼;將金針菇去根、青筍切成絲,入沸水中煮1分鐘後撈出放入餐具內;將洋蔥、白蘿蔔切塊,芹菜切段備用。

2、鍋中下入色拉油,燒到四成熱時下入泡椒末、郫縣豆瓣醬、姜片、蔥段、小米辣、大蒜末、香菜根,中火炒香後倒入高湯,小火熬10分鐘後放入洋蔥塊、白蘿蔔塊、芹菜段再用小火熬2-3分鐘,將湯去渣倒入高壓鍋內,將沖涼的主料放入高壓鍋內,用大火壓10分鐘後將主料取出改成薄片。

3、走菜時將高壓鍋裏壓主料的紅湯1000克倒入鍋內大火燒開,下入改好刀的主料煮30秒後,放入鹽、味精、雞精調味,淋上香油、花椒油,倒在青筍絲和金針菇上。

4、凈鍋下入老油,燒到二成熱下入青、紅椒圈略微炒壹下,澆在主料上即可。

楊建華點評:此菜選用了夫妻肺片的原料,把涼菜的原料用到熱菜中,是種比較流行的小菜創新方法。

錦繡桃仁魚米

成本:19元

主料:白魚米200克(袋裝成品也可自制)。

輔料:核桃仁50克,胡蘿蔔10克,青豆10克,色拉油10克,高湯30克,水豆粉少許。

調料:鹽5克,味精5克,雞粉8克,白糖3克。

制作:1、將袋裝白魚米入沸水內飛水,撈出待用,將胡蘿蔔切成丁,與核桃仁、青豆入沸水鍋內飛水待用。2、鍋內下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下入飛好水的白魚米、核桃仁、胡蘿蔔、青豆,小火炒香後倒入高湯,加鹽、味精、雞粉、白糖調味均勻,加入水豆粉勾欠,起鍋裝入餐具內。

王飛點評:這道菜味道清爽,做法簡單,推廣性強。

豆泡臘味包

成本16元

原料:毛豆150克,臘肉200克,雞蛋500克,幹筍50克,鮮香菇50克,色拉油30克。

調料:鹽5克,味精3克。

制作:1、將雞蛋用小火煎成10張蛋皮,每張直徑約15厘米。2、將毛豆加250克水用打漿機打至粘稠狀,即為豆泡,將豆泡放入鍋中,加適量開水中火煮5 分鐘至熟,加鹽起鍋。3、幹筍發好後切丁。臘肉洗凈入蒸鍋幹蒸10分鐘,取出切丁,和香菇丁壹起放入油鍋,中火炒約2分鐘,加入鹽、味精等調料,炒勻出鍋。4、用蛋皮將炒好的臘肉等料做成石榴包,入蒸籠大火蒸約5分鐘即可上桌。

特色:壹菜兩吃,也可用臘肉包蘸豆泡吃。

制作關鍵:1、豆泡要濃稠,入鍋煮熟,煮制時視豆泡的濃稠度加開水,防止糊鍋。濃度比豆漿稠壹些。2、臘肉需要蒸熟,這樣成菜口感才不會發硬。

羅偉采風心得:豆泡和毛豆泥很常見,但將兩者結合在壹起,則比較新鮮,葷素搭配合理,也可分餐上桌。

五味帶魚

亮點:將帶魚做成酸、甜、苦、辣、鹹五味,菜如其名。

原料:帶魚250克,蒜子5克,幹辣椒5克。

調料:鹽8克,味精5克,蔥姜水15克,生粉30克,紅醋20克,白糖30克,高湯50克。

制作:1、帶魚去腸洗凈,修去邊上的刺,兩面打花刀,放入鹽3克,味精,蔥姜水腌漬碼味,拍生粉入六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備用。2、苦瓜切條,放入淡鹽 水略腌漬擠幹水分,拍生粉入四成熱的油鍋中,炸成金黃色備用。3、鍋留底油,放入幹辣椒、蒜子炒香,帶魚,添高湯,調入白糖、鹽5克,大火收 汁,起鍋烹紅醋即可。

尖椒爆鵝掌

亮點:去骨鵝掌+蠔油+香菇丁、肉末等配料,看似粵菜,口味卻是香辣。

原料:去骨鵝掌300克,肉末50克,筍丁50克,香菇50克,尖椒80克。

調料:味精5克,蠔油5克,辣妹子辣醬5克,大廚四寶肉寶王3克,自制小米椒水50克,花椒油10克。

制作:1、將去骨鵝掌汆水,用紅鹵水小火鹵30分鐘至軟粑,然後離火燜20分鐘取出放涼備用。2、鍋留底油20克,放入肉末、筍丁、香菇丁炒香,下入鹵好的鵝掌翻炒均勻,加入尖椒丁,調入所有調料,大火收汁,加入花椒油10克起鍋即可。

味型:香辣、有鹵水和花椒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