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
作者:姜夔
原文:
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
雁怯重雲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
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
壹年燈火要人歸。
註釋:
1、石塘:在蘇州的小長橋。
2、頭:指船頭。惡:猛,厲害。禁持:擺布。
3、浦:水濱。
賞析:
白石生平有壹段情事,銘心而刻骨,常於其文字中露出鱗爪,而總是語焉不詳。半個世紀前,夏承燾先生細細尋繹勾沈,終於使這段情緣較為完整地浮出水面。大致的情況是,姜白石早年曾客居合肥,與壹對善彈琵琶的姊妹相遇,從此與其中壹位結下不解之緣,卻因白石生計不能自足而不得不遊食四方,遂無法廝守終老。姜白石詩中提及此壹情事的,只有《送範伯訥往合肥》絕句三首,而他的詞中,據夏承燾先生的研究,與此情有關的有二十二首之多,占其全部詞作的四分之壹,足見其縈心不忘。前人多因不曉本事,常常責其費解,王國維甚至有白石有格而無情之譏評。可事實上,白石用情之專之深,在兩宋文人中只有陸遊差堪比擬。這也使得他的詞具有極為感人的品質,誠如夏承燾先生所說的,在唐宋情詞中最為突出。
這首詞寫還家過年之情。過年是中國家庭天倫之樂的重要體現。家往往是中國人人生理想的起點和躲風避雨的港灣。特別是對多年飄泊在外的遊子,家的感覺異常溫馨。白石壹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籬下,輾轉飄泊,除夕不能回家過年,已是常事。宋寧宗慶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白石從無錫乘船歸杭州(當時白石移家杭州,依張鑒門下),途中經過吳松,遂作此詞。
雁怯重雲不肯啼。起筆寫向空中。大雁無聲,穿過重雲,飛向南方。南方溫暖,對大雁來說,是壹溫馨的家。長空彤雲重重密布,雁兒心情緊張,故說怯字。但雁兒急於回家,壹個勁往南飛,故不肯啼。此壹畫面,恰成詞人歸心似箭的寫照。妙。畫船愁過石塘西,次句寫出自己。石塘,蘇州之小長橋所在。句中著壹愁字,便似乎此壹畫船,是載了滿船清愁而行。又妙。既是歸家,又有何愁?原來是:打頭風浪惡禁持。歇拍展開水面。頭指船頭。惡者,甚辭,猛也、厲害也。禁持,擺布也,禁,念陰平。都是宋人口語。滿河風浪,猛打船頭,阻擋詞人歸路。人間有風浪猛打船頭。天上,有重雲遮攔鳥道。又怎得令人不愁!然而,南飛之雁,豈是重雲所可遮攔?歸家之人,又豈是風浪所能阻擋?春浦漸生迎棹綠。過片仍寫水面,意境卻已煥然壹新。浦者水濱,此指河水。河水漲綠,漸生春意,輕拍槳櫓。雖雲漸生,可是春之壹字,冠於句首,便覺已是春波駘蕩,春意盎然。歇拍與過片,對照極其鮮明。從狂風惡浪過變而為春波蕩漾,從風浪打頭緊接便是春波迎槳,畫境轉變之大,筆力幾於回天。
真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詩)的突兀感和欣悅感。筆峰驟轉,卻不顯得生硬,兩相對照,只覺筆意輕靈,意境超逸。時猶臘月,詞人眼中之河水已儼然是壹片春色,則此時詞人之心中,自是壹片溫暖。小梅應長亞門枝。下句更翻出想象。離家已久之詞人,揣想此時之家中,門前小梅,新枝生長,幾乎高與門齊了。此壹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溫柔。小梅之句,頗似有壹番喻意,暗示兒女之生長。經年飄泊在外之人,每壹還家,乍見兒女又長高如許,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應長亞門枝,正是這種人生體驗之壹呈現。壹年燈火要人歸。結筆化濃情為淡語。除夕守歲之燈火,壹年壹度而已矣。燈火催人快回家,歡歡喜喜過個年。壹筆寫出家人盼歸之殷切,亦寫出自己歸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詞情發展之必然結穴,於淡語中見深情。
此詞的顯著藝術特色,是以哀景寫歡樂,以淡筆寫濃情。上片以雁怯重雲,畫船載愁,浪打船頭等慘淡景象反襯歸家之歡欣,下片的春浦漸綠,小梅長枝,燈火催歸等淡語寫想法的濃情。
姜夔 疏影《疏影》
姜夔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裏相逢,籬角黃昏,
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
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裏,
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
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壹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註釋:
1、苔枝綴玉:範成大《梅譜》說紹興、吳興壹帶的古梅苔須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綠絲飄飄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種,宜興張公洞者,苔蘚甚厚,花極香。壹種出越土,苔如綠絲,長尺余。
2、有翠禽二句:用羅浮之夢典故。舊題柳宗元《龍城錄》載,隋代趙師雄遊羅浮山,夜夢與壹素妝女子***飯,女子芳香襲人。又有壹綠衣童子,笑歌歡舞。趙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壹株大梅樹下,樹上有翠鳥歡鳴,見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殷堯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風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吳潛《疏影》詞:閑想羅浮舊恨,有人正醉裏,姝翠蛾綠。
3、無言句: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4、昭君四句: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王建《塞上詠梅》詩:天山路邊在株梅,年年花發黃雲下。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後征人誰系馬?
5、猶記三名:用壽陽公主事。
6、安排金屋:《漢武故事》載武帝小時對姑母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
7、玉龍哀曲:馬融《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玉龍,即玉笛。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8、小窗橫幅:晚唐崔櫓《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陳與義《水墨梅》詩:睛窗畫出橫斜枝,絕勝前村夜雪時。此翻用其意。
翻譯: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時見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壹縷幽魂,縹緲、孤獨。
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裏,飛下的壹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她風吹雨打去。應該早早給她安排金屋,讓她有壹個好的歸宿。但這只是白費心意,她還是壹片片地隨波流去。又要進而釕玉笛吹奏出哀怨的樂曲。等那時,想要再去尋找梅的幽香,所見到的是壹枝梅花,獨立飄香。
賞析:
這壹首緊接上首而來,敘述宴會後,來到梅花前仔細觀察梅花。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點點,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同宿照應上壹首幾時見得,兩者形成反差,意思是,翠禽小小反而同宿雙飛,人卻孤單無伴。自己在客旅他鄉時見到梅花,它像絕世佳人,倚著修長的翠竹,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慣北方的荒漠,只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她不能回家鄉,只能戴著叮咚環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梅花的壹縷幽魂。接下來是說南朝時的深宮舊事。不要像吹落殘花的春風,不顧梅花的嬌嫩輕盈,要學會及早惜花,應該像漢武帝金屋藏嬌,呵護珍重。然而終究是護花無力,苔梅雕謝的花片,隨波飄零,更怨恨那玉龍笛吹奏出《玉龍》哀曲。待到梅花落盡時,再尋覓她的幽香,她已經映入小窗,像壹幅畫著梅花的橫幅。贊美梅品,憫惜美好事物過早雕落,呼喚愛美護花情悰,為本篇所昭示的內在意蘊。
姜夔 暗香《暗香》
姜夔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
止既月,授簡索句,
且征新聲,作此兩曲,
石湖把玩不已。
使二妓肄習之,音節諧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
梅邊吹笛?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
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註釋:
1、辛亥:光宗紹熙二年。
2、石湖:在蘇州西南,與太湖通。範成大居此,因號石湖居士。
3、止既月:指住滿壹月。
4、簡:紙。
5、征新聲:征求新的詞調。
6、工伎:樂工、歌妓。隸習:學習。
7、何遜:南朝梁詩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蕭偉的記室。任揚州法曹時,廨舍有梅花壹株,常吟詠其下。後居洛思之,請再往。抵揚州,花方盛片,遜對樹仿徨終日。杜甫詩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8、但怪得:驚異。
9、翠尊:翠綠酒杯,這裏指酒。
10、紅萼:指梅花。
11、耿:耿然於心,不能忘懷。
12、千樹: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翻譯: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作新曲,於是我創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演唱,音調節律悅耳婉轉。於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
昔日皎潔的月色,曾經多少次映照著我,對著梅花吹得玉笛聲韻諧和。笛聲喚起了美麗的佳人,跟我壹道攀折梅花,不顧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般絢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忘記。但是令我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謁將清冷的幽香散入華麗的宴席。
江南水鄉,正是壹片靜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嘆路途遙遙,夜晚壹聲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總記得曾經攜手遊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壹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吹得雕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賞析:
宋代騷人酷愛梅竹,白石詠梅之什頗多。《暗香》、《疏影》尤為有名。詞的開頭,由月色回憶起以前幾次月夜,梅邊吹笛的往事。他的優美笛聲,還引來了壹位玉人知音,不怕夜寒,攀著梅枝聽他吹。而今,他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般約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忘記。但是令他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竟將清冷的幽香散入他的臥席。詞的下片,寫折梅寄遠,無法傳達,紅花無言,深念玉人。江南水鄉,正是壹片靜寂,想折壹枝梅花,寄給那久別的玉人,可嘆路途遙遙,夜晚壹場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玉人浮上我的記憶。總記得曾經攜手遊賞之地,千株梅樹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壹片澄碧。此刻梅花又壹片片飄離,被風吹得雕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姜夔 翠樓吟《翠樓吟》
姜夔
淳熙丙午冬,
武昌安遠樓成,
與劉去非諸友落之,
度曲見誌。
余去武昌十年,
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
聞小姬歌此詞,
問之,
頗能道其事;
還吳,為余言之,
興懷昔遊,
且傷今之離索也。
月冷龍沙,
塵清虎落,
今年漢酺初賜。
新翻胡部曲,
聽氈幕元戎歌吹。
層樓高峙,
看檻曲縈紅,
檐牙飛翠。
人姝麗,
粉香吹下,
夜寒風細。
此地宜有詞仙,
擁素雲黃鶴,
與君遊戲。
玉梯凝望久,
但芳草萋萋千裏。
天涯情味,
仗酒祓清愁,
花消英氣。
西山外,
晚來還卷,
壹簾秋霽。
賞析:
此詞為慶賀武昌安遠樓落成之作。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姜夔離漢陽赴浙江湖州,途經武昌時作。上片壹開始便將高樓暫擱壹旁,而將戰地風光描寫了壹番。明月的冷光映照著寒冷的邊塞沙磧,圍護城堡四周的竹籬戰塵靜寂,今年朝廷開始賞賜臣民飲酒歡聚。彈奏起塞北的樂曲,聽到元帥的軍帳歌吹蕩激。有了前面的龍沙虎落、氈幕元戎,層樓六句,寫紅檻翠檐,麗人粉香,則不覺氣格纖弱。安遠樓層層聳立,看它那紅色欄桿縈繞環曲,翠碧樓檐飛展。那位小姬容貌艷麗,從她身上吹下陣陣粉香,寒夜裏風兒輕輕細細。上片先寫樓外,次寫樓內。下片有玉梯凝望,但見芳草萋萋千裏,意境亦是深遠闊大。登上高樓久久地凝神望遠,可嘆芳草萋萋,綿綿千裏。天涯三句,漂泊天涯的遊子情懷淒寂,仗著酒力減輕閑愁,借著賞花消磨誌氣。迷惘變為淒厲,清麗變為悲壯,末以景結情,西山之外,黃昏時又卷起,壹簾秋雨過後的晴麗,與篇首冷寂的靜景相應,突出了本詞登高沈思的主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