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有的野生竹鼠數量較少, 每平方公裏僅3只左右。
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 在20世紀80年代末, 就開始進行人工馴養繁殖,到20世紀90年代初,人工養殖竹鼠取得了成功。 現今對竹鼠的生物學特性、人工馴養繁殖技術、疾病防治技術研究 以及對竹鼠的產品加工與利用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矚目的進展。
目前竹鼠養殖分布於華南、華中、華東、西南等區域,尤以華南廣西區域的養殖規模為最大。廣西桂林市恭城縣被譽為”中國竹鼠之鄉,2014年8月,“恭城竹鼠”獲得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這無疑對竹鼠養殖產業的保護及發展是壹個巨大推動。依靠自身的產量及技術優勢,每年都有大量人員到恭城縣學習養殖技術及引種。恭城縣畜牧單位聯合當地的竹鼠養殖企業免費為全國各地的養殖戶進行技術培訓。
人工養殖竹鼠的技術已經基本成熟。竹鼠養殖項目具有適應性廣、占地面積少、節約糧食、抗病力強、容易管理、繁殖力強、生長發育快、對環境汙染少、產品綠色環保、利潤豐厚等優點, 不但可以在農村大力發展, 而且也適合城鎮居民的家庭式、工廠化的規模養殖。 第壹年:引種--成長--成熟--發情配種--產仔哺育。這期間有吃仔的,也會有棄仔的母鼠出現;由於性情問題不配種的公母也會有,那些通常會比較兇,屢教不改;性能力不好的公鼠也可以列入淘汰之列。 第二年:進入旺產期--二次選種。吃仔、棄仔或少產仔的、體質差的也淘汰掉;繁殖能力差的也屬其中。
第三、四、五年:精選後優良成年種鼠開始有較好經濟效益 ,但這期間,必須做好後備種鼠的貯備問題,要不然兩三年後養殖場會有“斷炊”問題。
第六年:種鼠的性能力開始下降,用後備種鼠慢慢將這些鼠當商品鼠淘汰掉,保證高產種鼠的數量。
養殖戶引種的時候,須選擇具有合法證照的公司或養殖場。只有具有“壹照四證”(即《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動物防疫合格證》)的公司及養殖場才能為妳提供引種證明、檢疫證明、準運證、培訓證明、發票等合法手續,避免在後續的養殖及申辦相關證件時遇到不必要的麻煩。 竹鼠耐粗飼,對植物性飼料消化能力強。成年鼠每天餵2次,每只日投餵稭稈150~200克、精料15~20克。成年鼠牙齒長得快,體重1.2~1.5kg,此時需要在籠內放置壹根竹竿或硬木條供其磨牙。幼鼠需投餵新鮮、易消化、富含營養成分的飼料,如胡蘿蔔、甘薯、竹筍。同時在日糧中添加魚粉、骨粉、食鹽、維生素、生長素。
每天檢查竹鼠的糞便是否表面光滑,呈顆粒狀,很像藥用膠囊。註意其毛色是否光亮,活動是否活潑,如果有意外應及時處理。 低溫時做好保暖,控制溫差(6度內為佳)。避免冷風侵襲,改善空氣質量。濕度45%~75%之間為佳,低於35%高於85%都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定期消毒,30天消毒壹次,壹般連續3天,選用兩種以上消毒藥(刺激性小的),以免細菌產生抗藥性。
避免池內糞便發黴、池底板結發黑發臭汙垢,發現及時清理。
保持飼料新鮮,粗料雨水未幹不能投餵。投餵定時定量,不能隨意突然改變飼料配方。粗料和精料的比例7:3為宜。
冬天防病,竹鼠的免疫力非常重要。建議在秋季做好腸道寄生蟲防控。加強營養,調理腸胃促進營養全面吸收。體格健壯高免疫力,方可保證越冬安全。據查野生動物在秋天季節裏大量采食食物,儲存能量。在皮下形成壹層脂肪層,用來抵禦嚴寒。
竹鼠膽子比較小,很容易受到驚嚇,飼養期間減少驚嚇有助於竹鼠生長。 防治方法
外傷——由於互相搶吃、受驚嚇、爭窩室而互相打鬥咬傷,或運輸時被鐵籠鉤傷引起。主要表現為不願吃食,流涎,粘膜潮紅發炎,重者精神萎靡,體溫升高。輕微創傷塗以碘酒防感染,傷重者排出膿汁後,用消炎水洗凈傷口,塗碘酒後撒上消炎粉,單獨飼養,以防再次致傷,必要時肌肉註射10萬~20萬單位青黴素或者鏈黴素20萬單位每日2次,3天為1個療程。
腸胃炎——表現為食欲減退、精神不振、拉稀、腹部和尾部被毛潮濕。該病壹般通過觀察糞便進行診斷。治療可用土黴素1片搗碎拌玉米粉或米飯餵飼,每天2次,2~3天可愈。
感冒——由於天氣突變,竹鼠被風吹雨淋受寒引起,病鼠呼吸加快,畏寒,流清鼻涕,減食或不食。治療可用復方氨基比林肌肉註射,每次0.5毫升,每天2次。或者肌肉註射安乃近0.2~0.5ml,每日1次。
中暑——主要由高溫引起,表現為騷動不安,呼吸急促,走動不穩,如醉酒狀。治療可將病鼠捉出埋入濕沙中,露出頭部,防止大量飲水,否則即使中暑解除,該鼠也難養活。約15分鐘可蘇醒。
大腸桿菌病——多發生於春夏季,病鼠腹大,觸摸有波動感,母鼠常被誤認為懷孕,剖檢可見腹中有大量涼粉狀(透明膠狀)浸出物。治療采用新黴素和先鋒黴素治療,每次大鼠註射0.5毫升,幼鼠減半。
後腳拖——鏈球菌感染。癥狀:前期走路不利索,中後期關節處出現麻木、僵硬、稍有腫脹癥狀,前腿也會出現感染。處理方法:肌肉註射青黴素10萬+鏈黴素5萬單位。每天兩次,連續5天即可治愈。或註射鏈黴素10萬,同時口服50%葡萄糖+多維。每天兩次連續3~5天。該病例具有傳染性,出現該病例及時隔離。場地徹底清掃消毒。感染源為雞、鴨、豬及其排泄物,盡量遠離鼠場。
外寄生蟲病——主要由於籠舍與墊草不潔所致。在被毛深處可發現半個米粒大小的褐色的活動鼠虱,應用滅蚤精或殺蟲劑塗於患處。
斷牙掉牙——缺鈣性掉牙,牙齒不間斷生長,需要充足鈣質補充。飼料中長期沒有添加鈣磷就會導致缺鈣性掉牙。養殖新手容易忽略。飼用多能鈣可補充鈣質,添加量為1%。
腹脹——非懷孕腹脹有兩種:腹水,癥狀為搖晃有水聲,肚皮朝上晃動肚皮出現波浪感,肚皮較軟,手感較重。病鼠早、中期精神,采食、糞便均正常。該病不考慮治療,肝、腎出現病變治療沒意義。脹氣,肚子較圓,肚皮較硬,輕拍有鼓聲,手感較輕。多見於斷奶後鼠仔。早期灌服EM原液1毫升有效,或藿香正氣水1毫升,也可醋加大蒜泥灌服,每天兩次。
棄仔吃仔——由於母鼠分娩過程中,水分流失、體能大量消耗,會出現短暫的棄仔行為。母鼠精神沈郁、疲憊,致鼠仔散落池內。處理方法:(1)50%葡萄糖15毫升給母鼠灌服,可讓母鼠盡快恢復體力照顧鼠仔。(2)胎盤片(人藥)壹片拌料,每天壹次連用三天。有的母鼠帶壹段時間才棄仔,主要由於產後營養供給不足引起奶水缺乏,鼠仔拼命吸奶頭,奶頭甚至奶頭周圍都被吸得通紅,母鼠感覺疼痛而煩躁引起棄仔、咬仔。所以哺乳期營養供給非常重要。把蛋白含量上調到17%~18%較為合理。配合甘蔗提供的水分,效果更佳。
常備藥物
驅蟲藥:阿苯達唑、左旋咪唑、地克珠利、外用百蟲靈噴劑
清熱藥:夏雙菊、板藍根、牛黃解毒片
消炎藥:阿莫西林、諾氟沙星、百炎凈、痢特靈、青黴素、鏈黴素
外用藥:雙氧水、雲南白藥、利福平膠囊、汞溴紅溶液
腸炎藥: 土黴素、乳酶生、苦木註射液、穿心蓮註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