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最美孝心少年個人事跡材料

最美孝心少年個人事跡材料

孝心是對雙親長輩孝敬的心意,是中國孝道 文化 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壹個人如果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麽他的為人就可想而知了。那麽關於最美孝心少年個人 事跡 材料,妳了解多少呢?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事跡,希望對大家有用~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

姓名:李伶

性別:女

所屬地區:內江市第六中學

簡介:她是學習標兵,學習委員。對待學習壹絲不茍、腳踏實地。學習上,她是大家公認的“領頭雁”。她天性活潑,興趣廣泛。凡是學校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總能見到她的身影。 生活重負壓不跨她,多舛的命運並沒有壓垮她。她卻在苦難的生活裏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勤勞,學會了節儉,學會了為家人分憂,學會了孝敬長輩、關愛他人。

孝心 故事

李伶同學在學校,她是學習標兵。李伶同學對待學習壹絲不茍、腳踏實地。每壹次的作業都按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地完成;課上總能聽到她回答老師提問的獨特見解,課下總能見到她思索的身影。學習上,她是大家公認的“領頭雁”。

她是學習委員,生性善良,同學們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只要遇到困難,總是很喜歡找李伶同學幫助,她也很樂意的幫同學解決。不管自己有多忙,總是馬上放下手中的筆,幫同學分析問題,幫同學解決疑難。

她天性活潑,興趣廣泛。凡是學校舉辦的各種文體活動,總能見到她的身影。她雖不是班裏的文體委員,但她總是會和文藝委員配合,組織、協調班級的文藝節目,有時為了某壹個動作,她會自己練上好幾遍甚至是幾十遍,自己做好了,再去幫同學糾正動作。

她寫得壹手漂亮的字,令老師、同學稱贊。班級裏的 黑板報 ,幾乎都是她的手跡。在學校組織的繪畫、硬筆書法比賽幾乎都能獲得壹等獎。

壹個陽光女孩,花樣年華,本應無憂無慮地、快樂的生活,但是,在她快樂而堅強的表象下,幼稚的心靈卻深受著命運的不公。稚嫩的臂膀卻要承擔本不應該屬於她的生活重負!在她還在上小學時,她的母親便被可怕的癌癥奪去了生命,家中除了李伶,就只有傷心欲絕的父親、年已八十的奶奶和不懂事的弟弟了。這對壹個正處花季的女孩來說,無疑是五雷轟頂,她悲痛欲絕。

為了生計,父親只能把年邁的奶奶、年幼的姐弟倆留在家中,獨自外出,賣苦力掙壹點微薄的收入寄回家中。

也許,正是因為過早地嘗到生活的辛酸,才讓她變得如此的堅強;也許,正是因為命運的艱辛,讓她不得不快樂地面對生活。生活的苦難並沒有把她壓垮,在痛苦面前,她站起來了。她告知自己壹定不能垮,因為悲痛的父親需要安慰,多病的奶奶需要照料,年幼的弟弟需要愛護。她默默地承受著,父親的傷痛、奶奶的無助、弟弟的無知……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李伶剛上初中不久,父親又患上了眼病,根本無法繼續打工養家,只得回家休養,這是雪上又加霜呀!壹個家庭沒有了收入,讓原本就拮據的家庭更是捉襟見肘。無奈,父親只好在眼病稍有好轉時又踏上了打工之路。

為了能更好的照料年老多病的奶奶,又不至於影響學業,李伶帶著奶奶和弟弟,在學校外的街上租了壹間十分簡陋的棚屋,祖孫三人住了進去。每天早上,當其他學生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她就起床了,匆忙地洗漱、做飯,然後叫弟弟起床吃飯,服侍奶奶吃飯,餵奶奶吃藥,把這壹切都收拾妥當後,才匆匆忙忙地跑向學校。多少次,奶奶的病復發了,奶奶心疼錢,堅持不去醫院,病越拖越嚴重,不得不住院治療,可忙壞了李伶,醫院裏的奶奶要照料,自己又要上學,還有小弟弟要照顧。還好鄉醫院就在學校對面,奶奶在醫院輸液,下課時間就可以跑去看壹下,上課鈴壹響,只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跑回學校。護士小姐知道後,都感動得流淚。

平時的晚上,李伶壹邊要完成自己的作業,壹邊還要監督、輔導弟弟的學習。弟弟小,又調皮,很多時候不很自覺,不很聽話,李伶從沒怨他,總是耐心細致地開導弟弟, 教育 弟弟。

到了周末,壹般的學生完成作業之後就是玩,李伶可沒有這福氣,周末,她太忙了,也太累了。不但要完成作業,輔導弟弟,還要整理家務,洗衣服等。到了冬天,壹又小手凍得通紅,讓人心疼。可她從不難過,總是笑瞇瞇的,左鄰右舍都誇她是壹個懂事的孩子,壹個堅強的孩子。

生活重負壓不跨她,多舛的命運並不能讓她埋怨。快樂人生,快樂生活。她還是壹個熱心公益的孩子, 重陽節 時,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同學們到鄉上敬老院看望老人們,為他們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李伶總是第壹個報名的,她說:“要像照料自己的奶奶壹樣的照料每壹個老人。”

周末、假期回到家,李伶在忙完自己的學習、家務後,還會力所能及的幫助鄰居家的叔叔阿姨做點事,比如幫忙照看小孩子,幫忙餵養牲畜等,只要需要或她認為有必要,她都會主動去幫忙,同村的人只要壹提到李伶,無不豎起大拇指,誇贊道:“那真是壹個好孩子。”

的確,李伶是壹個好孩子,壹個懂事的女孩,壹個快樂的女孩,為了寬慰愁苦的爸爸,她學習努力,從不松懈,每次考試都能名列前茅。她說:“每當看到爸爸因為我考了好成績而露出笑容時,我就覺得值了。”為了安慰奶奶,她總是在閑暇時間逗奶奶開心,給奶奶講壹些學校發生的趣事,把奶奶逗得合不攏嘴,看到奶奶開心,她也就非常開心。

“上帝在為妳關掉壹扇門的同時,必然會為妳開啟壹扇窗。”是的,生活雖然給了李伶苦難,但她在苦難的生活裏學會了許多,她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勤勞,學會了節儉,學會了為家人分憂,學會了孝敬長輩、關愛他人。她就是壹個有愛心、有孝心、自立自強的美德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2

姓名:吳金棋

性別:男

年齡:9歲

地區:黑龍江

吳金棋剛滿壹歲時,父母離異各自出走,從此不再和家裏聯系。靠著爺爺奶奶拉扯長大,小金棋從懂事時起,就開始替他們分擔家務。

小金棋的家到學校有七八裏路。按照規定應該住校。但因為金棋的奶奶是聾啞人,爺爺的腿有殘疾又患有胃病,他擔心壹旦遇到什麽事,家裏沒有壹個能跑腿傳話的人,所以三年來,小金棋每天都堅持回家。這幾年,爺爺養了壹些雞和鵝,通過賣雞蛋、鵝蛋貼補家用。整個暑假,小金棋每天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幫著餵鵝、養雞。除此之外,每天趁著天剛剛亮,9歲的吳金棋還會到離家不遠的樹林裏采蘑菇。小金棋不僅擔起了家務事,更成為家裏的主要經濟支柱,同時他還不忘抓緊時間學習。這幾年,他的成績壹直保持在全班前三名。

兩位老人並不知道,在9歲孫子的內心,深藏著壹個不敢跟他們說的秘密:“就是想爸爸媽媽回來,我再也不想看照片了。等他們回來我要跟他們拍壹張新的照片,我要和其他的小朋友壹樣。”因為怕爺爺奶奶傷心,小金棋很少在他們面前提起爸爸媽媽,但每當夜深人靜,或看到同學們和家長在壹起時,他就會忍不住地掉眼淚。金棋說,自己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將來即使爸爸媽媽不回來,他也壹定會讓相依為命的爺爺奶奶安享晚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3

李**,男,13歲,家住武安市南通樂村,目前就讀於武安市第九中學131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3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樸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3歲少年壹樣,李**陽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學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舉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樸實少年背後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兩年多以前在李**的家中,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樸,兄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積蓄修葺新屋的時候,父親病倒了。修房加上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壹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裏失去了頂梁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外出打工,當時11歲的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裏的生活重擔。

由於生病,父親四肢無力,走路太久都會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顧弟妹衣食起居,李**還必須承擔起家裏的所有 家務活 如掃地、擦桌凳、洗碗、做飯,洗衣服、幹農活等。為了不耽誤學習,李**總是白天幹活,晚上學習同時還要輔導弟弟妹妹的作業,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今年上初中以後,李**就必須住校了,對他來說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因為媽媽只有在每月開支以後才會帶著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後匆匆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媽媽離他實在太遠了。住校後的另壹個不便就是家裏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周末放假後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裏上上網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壹場。而李永寬只能利用假期清洗壹周甚至兩周家裏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裏烹制壹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後先盛滿壹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眼裏總有淚水打轉。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來看望父親時才能實現。

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又常年在外,家裏的農活只能落在小雲寬的身上。對他來說鋤地、拔苗、播種、割棒子樣樣是好手。為了不給別人造成負擔,他壹個人曾割完地裏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機會妳能拉起小雲寬的手,觸摸手掌上的老繭時,妳就會懂得生活過早得給予了這個13歲少年堅毅的品性。

是啊,13歲正是壹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自從父親病倒後,小雲寬卻先後利用兩個暑假上山捉蠍子。別的孩子可能為了好玩,或者作為壹種生活體驗,而雲寬卻是為家裏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簡單,“父親每次買藥要花好幾百塊錢,這樣父親就可以多買幾次藥”。捉蠍子難免被蠍子蟄。壹個暑假下來,小雲寬被蟄20多次,甚至壹天被蠍子蟄到過4次。就是這樣也並沒有阻擋雲寬為父親買藥的決心,最終兩個暑假小雲寬掙到了700多塊錢。當拿著所有的錢交給父親時,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動了,於是村裏人把小雲寬當做教育孩子的典範。

幸福也許是心裏的感動,幸福也許是內心最簡單的壹種需求。當問及捉蠍子這件事時,小雲寬總是壹臉幸福地說:當賺到18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個西瓜;當賺到27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1斤排骨。對別的孩子來說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雲寬來說卻是壹種滿足,壹種幸福。“爸爸的病壹天沒有好,我就會壹直捉下去!”小雲寬壹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掙錢的艱難,小雲寬額外珍惜每分錢的支出。每周父親都會給他二十塊錢的生活費,但小雲寬卻只拿5塊錢。因為他覺得更多的錢應該留給父親治病,留給弟弟上學。5塊錢,對於班上的任何壹個孩子來說,也許維持壹天的生活開銷都不夠,更別說壹個星期。但是小雲寬去總是能擠出兩塊錢給4歲的小妹妹買兩根火腿或者買包糖。有壹次班上壹位同學生病了,小雲寬卻毫不猶豫地把身上僅有的2塊6毛錢給了生病的同學,幫他拿藥。那壹次,妹妹沒有再吃到糖。

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雲寬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看著別的同學或者座車或者爸媽接送,他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壹下自己的頭。但是他又知道媽媽是在為這個家奔波,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有出息。最終雲寬自己選擇步行,用他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約了“開支”。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小雲寬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課任老師的眼中雲寬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雲寬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雲寬更是壹個自尊、自立的人。國家每年都會有貧困生補助,雲寬卻沒有去申請,“我不想得到別人可憐,再說也沒什麽好可憐的,有爸爸,有媽媽我其實很幸福!”。

懷揣著壹份堅毅,壹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壹個家庭的重擔,壹個13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點擊下壹頁還有更多精彩的最美孝心少年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