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黃山的詩句舉例如下:
《山中問答》
唐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唐李白
昨夜誰為吳會吟,風生萬壑振空林。龍驚不敢水中臥,猿嘯時聞巖下音。
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醍盤飯霜栗。
半酣更發江海聲,客愁頓向杯中失。
《翠微峰》
宋無名氏
洞裏乾坤世莫知,時聞嘯鶴帶雲歸。
幾回洞口乘風立,欲挾飛仙入翠微。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嶽,攀巖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黃山簡介:
黃山為三山五嶽中三山之壹,徐霞客曾兩次遊黃山,贊嘆說: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於壹身,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現在冬雪則成為了黃山第五絕。黃山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文化底蘊深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所以黃山非但以景取勝,還是幾千年來道家仙士的常遊之所。
李白等大詩人也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黃山千峰競秀,萬壑崢嶸。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勢磅礴,雄姿靈秀。黃山原名“黟山”,
因山峰和巖石遙望青黑而得名。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采藥煉丹、得道成仙,唐玄宗於是在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改“黟山”為“黃山”。千余年來,黃山積澱了濃郁的黃帝文化,軒轅峰、煉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藥溪、曬藥臺等景名都與黃帝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