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告訴我們要不斷讀書的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句話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註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
《觀書有感》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詩,全文: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翻譯: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壹面鏡子壹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壹起移動。要問為什麽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全詩賞析:
詩人於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於,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就因為“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
這個“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汙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夠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徘徊”這麽壹種細致的情態。這就是這壹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