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古詩十首:唐代高適《除夜》、宋代王安石《元日》、唐代李世民《守歲》、明代文徵明《拜年》、唐代孟浩然《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明代於謙《除夜太原寒甚》、唐代劉長卿《新年作》、清代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日》、清代葉燮《迎春》。
1、唐代高適《除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譯文:旅館裏透著淒冷的燈光,映照著那孤獨的遲遲不能入眠的客人。這孤獨的旅人是為了什麽事情而倍感淒然呢。故鄉的人今夜壹定在思念遠在千裏之外的我;我的鬢發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新增壹歲。
2、宋代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3、唐代李世民《守歲》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歡新故歲,迎送壹宵中。
譯文:傍晚的夕陽斜照著華麗的宮殿,歲月使宮廷更加美麗。年終歲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宮闈裏似乎吹進了和煦的春風。巨大紅燭點燃了,遠遠看上去,像壹簇簇花團。君臣歡宴飲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辭舊歲,通宵歌舞。
4、明代文徵明《拜年》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譯文:友人拜年都是遞上名片不求見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滿了名貴拜帖。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帖,世人認為這樣更簡易,但不會認為這是空虛的禮節。
5、唐代孟浩然《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疇昔同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譯文:長期以來兩家關系就很好,彼此相知親密無間。天黑之後點起描畫的紅燭,排起守歲的宴席,友朋列座其次。席間歌女唱起《梅花》舊曲,大家暢飲新蒸的柏酒,推杯換盞,間或會有行酒令的遊戲。四處漂泊,隨行處且行樂,壹年壹年地過去了也看不見。
6、明代於謙《除夜太原寒甚》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譯文:請告訴居住在遠方的朋友,天氣雖有些微的寒冷,但不必為它發愁。春風吹來已經離我們不遠,已經吹到了屋東頭。
7、唐代劉長卿《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譯文:新年來臨思鄉之心更切,獨立天邊不禁熱淚橫流。到了老年被貶居於人下,春歸匆匆走在我的前頭。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曉,江邊楊柳與我***分憂愁。我已和張太傅壹樣遭遇,這樣日子須到何時才休。
8、清代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壹星如月看多時。
譯文:除夕夜家家戶戶笑語聲聲,時間也好像放慢了。遠離了塵世的喧擾,憂思愁緒就暗暗湧上心頭。壹個人在夜深人靜的石橋上站著,擡頭久久凝視著天邊像月亮那麽大那麽明亮的壹顆星星。
9、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日》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譯文:昨天夜裏北鬥星的鬥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新的壹年又開始了。我今年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著百姓。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裏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壹起勞作。農家人推測今年的自然氣候,都說這壹年是豐收年。
10、清代葉燮《迎春》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譯文:春節如同十二律中的恢弘之調,迎合著人間的氣息,街上摩肩接踵,人擠著人,車輪擁著車輪,時常相左相撞,熱鬧而喜慶。春天哪裏需要走到郊外呢,千家萬戶,迎春喜色,那是人心和人間的春天啊,春天就在人間,就在民間,就在千家萬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