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袁隆平優秀作文

袁隆平優秀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我整理的袁隆平優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袁隆平優秀作文1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三亞試驗基地做過壹個夢:夢中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壹樣高,穗子像掃帚壹樣大,稻谷像葡萄壹樣結得壹串串,他和他的助手們壹塊在稻田裏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

 這是多麽美妙的夢境!誰能不為壹位水稻科學家對事業的如醉如癡,夢魂牽繞,發出由衷的贊嘆呢?

 袁隆平投身雜交水稻研究,壹幹就是幾十年。他說,搞這個研究工作,是很苦的,頭上有太陽曬,腳下是泥和水,但是在這裏有希望,有目標,有成果,所以只感到快樂。幾十年來,他基本上是默默無聞,孜孜不倦地從事他的研究。衣著簡樸,飲食清淡,閑時拉拉小提琴自娛。

 他的快樂,他的充實,來自他所執著的事業。他總結說,自己壹是不怕失敗,搞研究難免有失敗,怕失敗就不要搞研究;二是淡泊名利,人活在世上,要高尚壹點,不要斤斤計較名利得失,過於計較,壹旦得不到就很不痛快;三是生活儉樸,身體要好。這是壹位做學問的人的人生三昧,很值得玩味。

 從本質上講,這也是壹種思維方式。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氣概,不趨時,不趨利,不趕時髦,不做“時尚才人”,不要把自己當“商品”。“鄭之鄙人學為蓋。三年而大旱,無所用,棄而為稭橰。三年而大雨,又無所用,則還為蓋焉。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哪裏錢多,就往哪裏鉆。搞文學專業的改行當律師,學遺傳的去當會計,學考古的偏往仕途上擠……所謂“跳槽”,往往給自己出難題,結果像鄭人壹樣,成了失敗的典型。帶來的是喜還是憂?假如做學問的人壹味適應“市場需要”,想要多出幾個袁隆平這樣的科學家,其可得乎?

 除了跳出“市場”思維模式,選擇自己的專業,還要根據自己的性情所近和能力所及。在這點上,胡適有壹段話說得很好,他說:他已經六十二歲了,還不知道究竟該學什麽,還在東摸摸,西摸摸,“也許我以後還要學水利工程亦未可知,雖則我現在頭發都白了,還是無所專長、壹無所成。可是我壹生很快樂。”他沒有依他人的外在的標準去學時髦。“我服從了自己的個性,根據個人的興趣所在去做。希望青年朋友們,接受我經驗得來的這壹個教訓,不要問爸爸要妳學什麽,媽媽要妳學什麽,愛人要妳學什麽。要以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學,這個標準很重要。”

 生態環境對種水稻很重要,古人概括為任地、辨土、審時,違背這些自然規律,就葉大實少,多粃厚糠,食之不香。做學問也是如此:“強扭的瓜不甜”,也要看“天時”、“地利”,不能光盯著幾個錢。從心理準備上講,心猿意馬難以到達彼岸,束腰禁欲,也不會爆出靈感的火花。袁隆平贊成這樣壹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假如去掉“靈感”,就是“苦行僧”的哲學。靈感產生於快樂,產生於“性情所近,能力所及”的專心致誌——這是成功的關鍵。

 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這壹點上,深入地學下去和做下去,心無旁騖,才會有所成就。色諾芬說得好:大黃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壹頭牛。

 作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把理想、生命和愛付諸自己的事業,他的人生是快樂的',他的夢也是快樂的,溫馨的。

袁隆平優秀作文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首耳熟能詳的小詩,大家想必都背過吧!可是大家可知道這金燦燦的雜交水稻到底是誰發明的呢?他就是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爺爺乃是“雜交水稻之父”,他曾說過:“我有壹個夢叫“禾下乘涼夢”。我們的水稻有高粱那麽高,穗子有掃帚那麽長,籽粒有花生那麽大,我看著好高興,坐在稻穗下乘涼。”但他靠著自己的努力和不斷的奮鬥,真的把夢想成真了。

 壹開始,袁隆平爺爺還是壹位懵懵懂懂的小少年,他什麽都不懂,袁隆平自小就向往田園生活,19歲的那年他第壹次去農場,他被眼前的壹幕給震撼,而且他在那個時代正處於災荒不絕的時代,所以他下定決心,壹定要解決我國人民的“吃飯問題”。而那個美好的夢也給了他很大的鼓勵。袁隆平爺爺為了水稻的增長,每天不停的查資料,不停的給水稻做實驗。

 袁隆平爺爺還經常去虛心的向農民們請教,他不顧風吹日曬,也絲毫不休息。常常只帶些饅頭和水填填肚子就好了,吃完就趕緊蹲在稻田裏尋找長勢最好的水稻,他寧願不顧及自己的身體,也不願意浪費壹點的時間,每天都與時間賽跑,那上萬株水稻看得他眼花繚亂,但他毫不放棄,每天就像在大海中撈針壹樣,苦苦尋找著。

 到底是什麽讓壹個年輕人有如此的沖動?究竟是什麽鼓舞著他?為何壹個不好好的待在家,需要把這如此的重任交付給自己呢?我想應該不是別的,就因為他的心中有壹顆夢想的心。

 終於有壹天,在他不懈的奮鬥中,袁隆平爺爺終於發現了壹株長得非常好的水稻,他欣喜若狂,就像夢想已經成真了似的。他看到了希望,他看到了壹束光,指引他前行的路程。他給這些長得最好的水稻取名為“鶴立雞群”。接下來袁隆平爺爺帶著壹批壹批的團隊,將雜交水稻事業推進發展。

 我認為袁隆平爺爺是他們那個時代的英雄,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大英雄。他是糧食界的頂梁柱,頂起了人們的溫飽困難。他是追夢人的領袖,敢做敢當,永不改變,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更是中國的英雄,他用那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片藍天。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袁老扛重任。

 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前幾日袁隆平爺爺永遠的沈睡了。雖然他已化身為了天使,但我知道他本質的美好永遠留給了田間。謝謝您,袁隆平爺爺!您永遠是我心中的榜樣。

 為了不辜負袁隆平爺爺的壹片真心,我們應該努力的學習,長大以後為祖國事業發揚張大,添磚加瓦。我們的學習可比袁隆平爺爺簡單多了,當時袁隆平爺爺頂著火辣辣的太陽,蹲在稻田旁仔細的尋找,別提是袁隆平爺爺了,我也找不到。而我們呢?每天坐在空調房下,卻又不好好的努力學習。還經常埋怨著作業多。相比之下,我們可比袁隆平爺爺差多了呢。

 袁隆平爺爺您的出現讓人世間多了壹份美好,多了壹份關愛,多了壹份善良。您那偉大的事跡,我們會永遠記在心裏。我們也會永遠記住這位崇高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