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燥”的近義詞:幹涸、枯幹、幹枯。
壹、幹涸[ gān hé ]
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幹枯。涸(hé)。
沈從文 《新湘行記》:“我站在幹涸的石灘間,遠望來處壹切。”
二、枯幹[ kū gān ]
幹枯;枯槁:河流~。
王家新《在山的那邊》——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壹次次漫濕了我枯幹的心靈。
三、幹枯[ gān kū ]
1.草木由於衰老或缺乏營養、水分等而失去生機:壹夜大風,地上落滿了~的樹葉。
2.因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膚幹燥。
3.幹涸:~的古井。
張天翼《脊背與奶子》:“他覺得壹切的景物都可愛起來。那些幹枯的瘦樹仿佛很苗條。”
擴展資料:
“幹燥”的反義詞:濕潤、潤澤。
壹、濕潤[ shī rùn ]
潮濕潤澤:~的土地。空氣清新~。他有點激動,眼睛也~了。
丁玲《田家沖》:“有些田放了水,靜靜的流著,有些剛剛耕過,翻著,排著濕潤的土塊。”
二、潤澤[ rùn zé ]
1.滋潤;不幹枯:~如玉。雨後荷花顯得更加~可愛了。
2.使滋潤:用油~輪軸。
曹禺《雷雨》第壹幕:“他的半白的頭發很潤澤地分梳到後面,還保持昔日的豐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