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壹:
1908年,宋慶齡15歲。這壹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國留學,進了佐治亞洲梅肯市的威斯裏安女子大學。宋慶齡是個文靜而愛沈思的女孩子。她學習非常勤奮,尤其是想到將來要為窮苦的祖國人民做事時,她就更加刻苦地學習。
有壹次,班裏要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她認真地收集資料,認真地思索,做了充分準備。
在討論會上,壹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他說:“我認為,歷史的發展是難以估計的,妳們看,那些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歐洲、在美洲。在我們這裏。”
這時,坐在前排的宋慶齡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她緊縮雙眉,耐心地聽者美國同學的發言。那位同學剛講完,宋慶齡就站了起來。教室裏立刻靜下來了,宋慶齡顯得有些激動,但她仍然用柔和的聲調說:“歷史確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它永遠屬於億萬大眾。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說中國像壹頭沈睡的獅子,但它決不會永遠的沈睡下去。總會有壹天,東亞睡獅的吼聲將震動全世界!因為它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誌士,為了它的振興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大家交口稱贊:“說得好,以理服人。”“這些話多麽有力量!”
宋慶齡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內的情況,她常對同學說:“我不能忘掉中國,我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
故事二:
1900年,革命先驅孫中山回國發動“惠州起義”,途經上海,住在宋奶奶的家中。孫中山和宋奶奶的父親是好朋友,經常暢談如何打倒清政府,探索救國的道路。這壹年,宋奶奶只有七歲。有壹次,宋奶奶直率地問孫中山是不是革命黨?孫中山痛快地說:“是呀!”反問她問這個幹什麽,宋奶奶出人意料地說:“我跟妳壹道去革命好嘛!”孫中山開心地說:“妳還小,妳現在要讀書,掌握了知識,才能拯救我們的國家。”宋奶奶點點頭,決心用實際行動做個革命者,學習非常勤奮刻苦。後來不僅成為孫中山的最忠誠戰友和伴侶,而且是壹個名符其實的***產黨員。抗日戰爭時期,宋奶奶的名字就是壹面旗幟,感召著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參加抗戰,支援抗戰,揭露國民黨的陰謀,團結壹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抗日,解放後,她心系婦女兒童,建立第壹個少年宮,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與中國***產黨風雨同舟,為新中國的創立和發展嘔心瀝血,被開國總理周恩來稱為“國之瑰寶”,留下數也數不清的佳話和感人肺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