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濕冷天氣應該怎麽保暖?

濕冷天氣應該怎麽保暖?

在秋季和冬季的時候,氣溫比較低,如果再伴隨著下雨,空氣比較濕潤,濕冷的氣候對人體影響是比較大的,會感覺寒冷,而且濕氣較重,身體如果不註意防寒保暖,還有可能出現壹些疾病,那濕冷天氣應該怎麽保暖?濕冷天氣要註意什麽?

1、什麽是濕冷天氣

濕冷通常指嚴寒的天氣,低溫還會伴隨陰雨,日照比較少,溫度雖不低,但是滲透性強,可讓體表溫度與周圍溫度壹樣低,符合以下三種天氣之壹的就是濕冷天氣

1、氣溫在零下5-15℃之間的雨天或霧天。

2、雨天或者霧天,氣溫在15-10℃,但是有大於每秒2.2米左右的風。

3、雖然無雨霧,但是氣溫在零下5℃-10℃,並且地面積雪或者天空中雲量從6/10-10/10。

2、濕冷天氣怎麽辦才好

(1)禦寒保暖

在濕冷天氣時,人要註意防寒保暖,空氣濕度大,外出時最好戴上帽子口中,護膝等,保持衣物的幹燥,不穿潮濕的衣物,最好不要將肌膚裸露在空氣,避免寒濕侵襲,落下病根,但是手腳部位也不宜過於束緊,以免引起末梢血液循環不暢,導致凍瘡等。

(2)不去人口密集處

空氣中濕度變大,氣溫忽冷忽熱之時,會給各種細菌病毒提供繁殖生存的條件,再加上流感等疾病傳播速度快,所以這種天氣要盡量不去人多的私房,避免患上呼吸道疾病;此外濕冷天氣也容易患上病毒性傳染病,如風疹、水痘和流感病毒等疾病。

(3)室內溫度要適宜

當天氣變得濕冷之時,室外氣候無法改變,但是卻是可以適當的調節室內溫度的,溫度不宜過高,冬季最適宜的居室氣溫範圍是17-23℃,保持室內的溫暖幹燥,也要適當的通風,室內的濕度保持在50%左右即可。

(4)睡前泡腳

每天晚上堅持泡腳可強身健體,活絡靜脈,特別在天氣潮濕陰冷時,泡酒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預防凍瘡,提高身體溫度,睡前用60℃左右的熱水泡腳,可以有助於睡眠,保癥第二天的神清氣爽。

(5)飲食調理

天氣濕冷之時應該吃壹些溫熱食物,不宜多食冰冷食物,易對食道,氣管,胃部等早餐刺激,導致疾病的發生;建議食用壹些溫補調理,健脾除濕的食物。

推薦食物:熱牛奶,紅糖姜茶,迷叠香茶,肉桂茶是暖身散寒的好來源,山藥,薏米,鯽魚,胡蘿蔔等食物有健脾除濕功效,可以放置濕邪入侵。

3、怕冷如何調理

1、多吃溫補食物

中醫認為老人怕冷多為陽虛,飲食中應多吃壹些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包括羊肉、牛肉、狗肉、雞肉、鵪鶉、大蒜、辣椒、生姜、香菜、洋蔥、桂圓、栗子等,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還可食用燉母雞、羊肉、蹄筋等,並可飲牛奶、豆漿。

2、多吃含鈣鐵的食物

畏寒怕冷者應該選擇偏堿性食物和富含鋅、鈣、鐵的食物,如蝦、海參、核桃仁、糯米、韭菜、辣椒、牛肉、雞肉,適當多放五香粉、八角、茴香、生姜等佐料,促進陽氣外達。

3、多吃富含鉀的食物

有研究發現,人體的禦寒能力與人體內鉀離子濃度有關,所以怕冷的人應該多吃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蔬果。

4、多吃富含碘的食物

甲狀腺激素在人體內具有產熱作用,畏寒怕冷的人常常與甲狀腺功能低下有關,而補充富含碘和酪氨酸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魚、凍豆腐、豆腐皮、魚子,可以刺激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增強人體的禦寒能力。

5、姜蝦米

鮮河蝦250克,生姜、食鹽、麻油各適量。將河蝦煮熟去殼,切成米粒大,拌入姜末及食鹽少許,澆適量麻油即可佐餐食用。

6、生姜蘋果汁

做法:生姜榨汁後去渣,蘋果去籽後榨汁,胡蘿蔔削皮後榨汁,三種汁液混合均勻後即可飲用。夏季女性在空調下長時間的工作後容易四肢冰冷,而生姜汁具有活血暖身的作用,蘋果汁中富含維生素E,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溫暖四肢。

7、刮痧

用刮痧板互刮手掌、手指和足部和足趾,刮至發熱即可。經常刮拭手足可以促進四肢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怕冷的癥狀。由於手足部遍布與全身臟腑相對應的穴區,所以對各臟腑也具有保健作用。

8、艾灸

如果四肢畏寒怕冷,可以用加油肉桂、幹姜的艾灸,艾灸腎俞、三裏穴、中脘穴、湧泉穴、至陰穴,或者沖服肉桂粉3克,可以暖身禦寒。

9、熱水浴

準備壹缸溫度適宜的熱水,泡個熱水澡可以趕走寒冷。熱水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全身血流暢通,從而讓全身都暖和起來,不再畏懼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