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滿指人們稱頌醫術高明的醫生,也經常用“杏林春滿”或“譽滿杏林”,這裏有這麽個典故:眾所周知,“杏林”—詞是中醫界常用的詞匯,醫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壹詞典出漢末三國閩籍道醫董奉。
用法:他送給醫生“杏林春滿”的錦旗。
杏林春滿近義詞:妙手回春
妙手回春是壹個成語,讀音是miào shǒu huí chūn,意思是醫生醫術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出處:巴金《談〈新生〉》?總之我絕不是沖鋒陷陣、斬將搴旗的戰士,也不是對癥下藥、妙手回春的醫生。?
擴展資料:
反義詞:庸醫殺人、不可救藥、病入膏肓
1、庸醫殺人,是漢語詞匯,解釋為醫術低劣的醫生誤用藥物而害人性命。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八回:“我有幾個草頭方兒,能治大病,管情醫得他好便了。就是醫殺了,也只問得個庸醫殺人罪名,也不該死。”
2、不可救藥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kě jiù yào,是指人或事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鄭振鐸《桂公塘》十四?懷疑與猜忌,難道就竟已成了他們不可救藥的根性了嗎?
3、病入膏肓,讀音bìng rù gāo huāng,是壹個成語,意思是病情特別嚴重,無法醫治,也比喻事態嚴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出處:春秋 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翻譯:有病不可以做的,在肓之上,膏的下面,攻擊不可,達不到,藥不到了,再要挽回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