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醫者仁心觀後感

醫者仁心觀後感

醫者仁心觀後感(1):

《醫者仁心》,中央8 播的又壹部講述醫院故事的連續劇,被同行們壹次次感動的壹塌糊塗!

熟悉的工作場景,熟悉的事件,熟悉的案例,感同身受,不能不動容。

從醫太久,壹直努力堅持做壹名合格的護士,不讓自己在重復的、甚至是機械的工作中麻木,時時提醒自己面對的是人,是生命,萬不可大意;關註著年輕護士們的操作,婆婆媽媽地提醒她們嚴格執行各項操作,保護患者同時也是保護自己,對患者負責同時也是在對自己負責。壹直以來,覺得自己很敬業的,看了《醫者仁心》,暗自汗顏,心還是不知不覺間變得有些冷硬了,不再那麽柔軟,失去了很多初入行時的熱情、執著,快忘了什麽是理想,還要不要追求?只道別人俗,卻不覺自己庸。

劇中壹句臺詞,讓我頗震撼:醫生都開始保護自己了,誰來保護病人呢?這句話讓我心痛,真的心痛!

“大家壹定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啊,保護病人,也是保護咱們自己”,這是我近年來重復的最多的話之壹,尤其最後那句,有時還要特別強調壹下。今天壹句“醫生都開始保護自己了,誰來保護病人呢?”,讓我不免心虛,但為什麽會這樣呢?哪個醫生護士願意時時生活在防衛狀態呢?什麽時候起醫患變成了對立方?甚至敵我?互相防範、互不信任,可又互相依存,關系變得那麽糾結?扭曲的醫患的關系是壹把實實在在的雙刃劍,傷害著雙方!是什麽造成的呢?今後醫患該怎樣相處呢?

我堅信人與人間的友善始終是永恒不變的,互相信賴、理解、支持的和諧的醫患關系的建立是遲早的事,讓我們大家壹起努力吧!

相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學醫三年多了,可以說現在沒有什麽感覺,確切的說沒有強烈持久的目標,壹切都在慢慢的摸索中,不知道我們畢業後是什麽樣?剛才看完衛生部拍的壹部片子《醫者仁心》,他們說這部片子是在為醫生平反,的確,講述了醫生的點點滴滴,很實際,很苦很累,各種醫療糾紛,人情世故,很適合醫學生看。看過這麽多部電視劇都是在看劇情,場景,沒有認真去想過自己將來面臨的是什麽,只是壹笑而過。而看這部片子時我的眼鏡卻濕潤了很多次,這是從來沒有的,很切實際。說不定我們以後就會這樣,應該是說基本上就是我們以後的生活,還有面對病人,面對家屬,面對各種生命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精湛的手術,冷靜的心境是壹個好醫生必備的。做壹個好醫生,做壹個優秀的醫生不是我們在大學這幾年就能學好的,只是在了解皮毛,太少了,更多的東西是自己以後在臨床上摸索出來的,這是出自壹個著名的心外科主任醫生之口,或許他們只是個演員,但是他們的每壹句話都道出了作為壹個醫生的心聲,醫生的辛酸。

妳明白嗎?或許只有醫生本人才能理解這種心情,醫生現在是最苦最累的職業之壹,特別是在中國!也許很多人認為醫生是高收入的職業,我只想說那是他們辛勤勞動應得的,每天的夜班,急診,手術,在手術臺上壹站就是好幾個小時,想想妳自己幾個小時壹直站在壹個地方,我相信除了軍人沒有人能做到,有句話說壹個外科醫生必須有個好膀胱啊,那是必須的,必須練出來的。是什麽原因給了他們那麽大的毅力?是生命,是責任,是承諾。每個醫學生入學之前都要宣誓,那就是承諾。

以前醫生是個很崇高的職業,受人尊敬,而現在醫療商業化,利益化,完全被金錢控制。而醫生也為之不得不為了保護自己而按部就班,甚至違背良心的做事,得不到社會的理解和原諒,醫療糾紛就這樣產生了,於是醫生好像壹下子就失去了原有的面容,變得和街上的流氓差不多,他們失去了尊嚴甚至自尊。病人,家屬,社會的不理解,國家的重視不夠等等導致醫生就是在刀口邊上過日子,整天提心吊膽,壹切都變了變得那麽沒有意義,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而現在呢,更多的是回避病人,家屬的追打與質問。哎,悲劇

我不想說了,壹切都不是這邊日誌能改變的,我們要做回醫生本來的面目, 維持壹切正義。

醫者仁心觀後感(2):

電視連續劇《醫者仁心》是壹部從多方面反映醫院工作和醫務工作者生活的優秀劇作,劇中那熟悉的工作環境和感同身受的事件案例,不由得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劇中的許多情節令我產生心靈上的***鳴和震撼,更多的是引發我對事件背後原因的思考。

故事首先從鐘立行搶救壹位不願接受非人道救助的心臟病患者的情節展開的。當鐘立行本著“生命第壹”的信念,忍著悲痛將自己親妹妹的心臟移植給病人來挽救病人的生命,卻遭到患者女兒以“違背病人意願”名義的控告。看到這裏,不由使我得聯想到:前幾年發生在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醫院的壹宗醫療糾紛,壹位生命垂危的即將生產孩子的孕婦,為了保全孕婦的生命,需要行剖腹產,而丈夫堅決拒絕醫院行剖腹產手術,面對生命垂危的病人,醫生和護士縮手無策,孕婦最後死亡,卻遭家屬以醫院“不作為”起訴。這兩個事件的結局,不由得使醫務人員困惑,面對生命垂危的病人,病人生命的希望是留給具有專業技術的醫生,還是留給病人至親至愛的家屬?面對進退兩難的處境的醫務人員,是堅守道德的情操,還是去遵守法律的尊嚴?如何使傳統觀念與現實法律統壹起來?二者能否統壹?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矛盾怎樣解決?雖然不是我能夠解決的問題,但我想把問題提出來,讓大家思考並能夠幫助回答。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遭遇到醫鬧的糾纏;有時病人的正常死亡,也會遭到病人家屬的無理取鬧。當我看到我們醫院的院長受到病人家屬的圍攻堵截;當我看到我們的醫生受到醫鬧們的辱罵毆打;當聞及兄弟醫院的同仁們被病人家屬打傷後放在水晶棺裏……我的內心十分酸楚,難道病人的生命與醫生的生命有高低貴賤之分嗎?我們醫生也是人啊!面對浩海無邊的宇宙世界,人類尚未掌握的秘密太多了,它也需要人類的探索和發現。再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呀!誠然,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假如醫生面對壹名生命垂危而無人監護的病人,見死不救,那麽醫生就失去存在的價值,妳是壹名醫生與不是壹名醫生又有什麽區別呢?假如不顧壹切去堅守職業職責,那麽由此給醫院和醫生帶來的困難和意想不到危險,誰又能來為他們承擔?假如醫生處處來保護自己,病人的利益誰來保護?人性要不要泯滅,法律需不需要健全?這些亟待值得引起醫學、倫理及法律界等人們的重新思考和關註。

另外,我們在病房經常聽到有的病人抱怨,為啥賬上無錢就給我們停藥?為啥藥費這麽貴?為啥看病咋這麽難……病人明明有錢,卻不交費;清楚的診斷,醫生何必再要求去做體檢;醫生安排的治療,病人滿腹狐疑;醫生的各項交代,要求家屬的名字簽全。有人這樣評價病人與醫生之間關系,不信任,卻又依賴。防備,卻要獻媚,希望掠去信息,又要自己判斷,這樣互相提防的日子何時才能結束?造成這樣的根源在哪裏?我想這不是醫生的問題,也不是病人的問題。是溝通、宣傳、引導不夠的問題,更是現行醫療體制、機制的問題。問題的癥結真的如此嗎?我同樣希望得到幫助和回答。

《醫者仁心》電視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很多,有知識淵博、技術精湛、胸懷寬廣的鐘立行;損人利己、拉幫結派的王冬;埋頭苦幹、挨打受罵的劉敏……不過,本人是護士出身,我更關註的護士長劉敏的命運:壹個被同誌們公認的好護士長,壹個挨打的護士,壹個被丈夫拋棄的妻子,壹個用自己鮮血救人的醫務工作者,壹個沒法照顧家庭的女人,最後卻迷失了自己……劉敏遺書裏“不知道什麽時候起,護士這個職業不那麽崇高,我們在勞碌辛苦中,在人們的呵斥聲中,日夜顛倒地工作,沒有人關心妳,也沒有人在乎妳,就是在年復壹年中煎熬中,壹點壹點地變老,壹點壹點變得絕望”這段話,讓我十分心痛。是啊!這就是我們護士們的心聲,這就是我們的現狀。曾經的理想、信念紛紛被現實剝離,造成這樣根源是什麽?我也曾多少次暗自叩問自己,是堅守,還是放棄?如果不改變我們護士的現狀,我真擔心會有人穿不過名利富貴的誘惑,穿不過紅塵俗世的迷離。

《醫者仁心》這部作品裏面的人物關系錯綜復雜,關於家庭、醫患、同事、同學關系……通過這些說出了醫生、護士們心中的酸楚、病人們的無奈和期盼、領導們的苦衷、職工們的煩惱、它是醫生和患者的代言劇,它為醫患之間的溝通架起了橋梁。

《醫者仁心》這部電視劇看點很多,感悟博多,引起的思考也很多。總之:醫患之間相互信賴、理解、支持、和諧是大家***同期待的目標,讓我們壹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