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
原文
自汝行之後,恨恨不樂,何哉?我實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
人之居世,忽去便過。日月可愛也!故禹不愛尺璧而愛寸陰。時過不可還,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讀書,並學作人。汝今逾郡縣,越山河,離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見舉動之宜,效高人遠節,聞壹得三,誌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際也。行止與人,務在饒之。言思乃出,行詳乃動,皆用情實道理,違斯敗矣。
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殺身,其余無惜也。
譯文
自從妳走了以後,我悶悶不樂,為什麽呢?因為我確實老了,所依靠的就是妳們了,但都不在跟前,使我很不安。
人生在世,很容易過去。所以時間非常寶貴。大禹不愛直徑壹尺的玉璧而愛很短的光陰,是因為時間壹過就不會回來,如同年紀大了不能變為少年壹樣。盼望妳早有作為,不光是要讀好書,並且要學做人。妳如今離鄉背井,跋山涉水,離別弟弟,拋妻離子,是想看到妳會做人行事,學習高士的遠大節操,聽到壹就能得到三,立誌做壹個有道德的人。妳時時不可不慎重啊!善與不善的關鍵,就在這裏了。妳的行為舉止,對於別人,總要寬容為好。說話要經過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經過周密考查才能做,說話做事都要合情合理,違背這些就會失敗。
父親想使兒子成材、向善,除了不能犧牲自己生命以外,其余都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