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小古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譯文: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他們,抓到壹只狐貍。狐貍說: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來做各種野獸的首領,現在妳吃掉我,是違背天帝的命令。妳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妳前面行走,妳跟隨在我後面。
觀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為狐貍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壹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貍。
作品鑒賞:
“狐假虎威”這則寓言故事簡述了老虎在尋找獵物時抓到了壹只狐貍,狐貍欺騙老虎說:“妳不敢吃我。上天讓我做百獸之王,妳若吃了我,就是違背天命,不信的話,我走在前面,妳跟在我後面,看看野獸看見我敢不跑嗎?”老虎聽了覺得言之有理,便壹同出發。
但後來人們將寓言原意進行了引申,取其假虎威嚇百獸的意義,來諷刺現實生活中那些假借他人權勢壯自己威風,去嚇唬欺侮弱小的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小人,他們無權、無勢、地位低,卻用盡計謀、不計後果、不顧他人感受來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