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是怎樣的?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是怎樣的?

回答如下:

教案的格式:壹教學內容分析;

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四學習者特征分析;

五教學策略與設計;

六教學過程(重點);

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壹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1]

中文名

教案

作用

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

包括

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等

內容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倪煥之》十七:“她做這些事絕不隨便,都運用無可加勝的心思寫成精密的教案,先送與級任教師看過,得到了完全的贊許,還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後拿來實施。”[1]

遵循原則:

編寫依據:

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壹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確地制訂教學目的,具體規定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發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合理地組織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便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面向大多數學生,同時註意培養優秀生和提高後進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編寫教案的繁簡,壹般是有經驗的教師寫得簡略些,而新教師寫得詳細些。平行班用的同壹課題的教案設計,根據上課班級學生的實際差異宜有所區別,原定教案,在上課進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課後隨時記錄教學效果,進行簡要的自我分析,有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編寫教案有利於教師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幼兒教師帶領幼兒做拓展活動的指導方案也屬於壹種教案。

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設想。

教學是壹種創造性勞動。寫壹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我認為教師在寫教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科學性

所謂符合科學性,就是教師要認真貫徹課標精神,按教材內在規律,結合學生實際來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設計教學過程,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那種遠離課標,脫離教材完整性、系統性,隨心所欲另搞壹套的寫教案的做法是絕對不允許的。壹個好教案首先要依標合本,具有科學性。

創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隨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課怎麽上全憑教師的智慧和才幹。盡管備課時要去學習大量的參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聽取名家的指點,吸取同行經驗,但課總還要自己親自去上,這就決定了教案要自己來寫。教師備課也應該經歷壹個相似的過程。從課本內容變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紙上,形成書面教案,繼而到課堂實際講授,關鍵在於教師要能 “學百家,樹壹宗”。在自己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廣泛地涉獵多種教學參考資料,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對別人的經驗要經過壹番思考、消化、吸收,獨立思考,然後結合個人的教學體會,巧妙構思,精心安排,從而寫出自己的教案。

差異性

由於每位教師的知識、經驗、特長、個性是千差萬別的。而教學工作又是壹項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寫教案也就不能千篇壹律,要發揮每壹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因材施教。

藝術性

所謂教案的藝術性就是構思巧妙,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得到藝術的欣賞和快樂的體驗。教案要成為壹篇獨具特色“課堂教學散文”或者是課本劇。所以,開頭、經過、結尾要層層遞進,扣人心弦,達到立體教學效果。教師的說、談、問、講等課堂語言要字斟句酌,該說的壹個字不少說,不該說的壹個字也不能說,要做到恰當的安排。

可操作性

教師在寫教案時,壹定從實際出發,要充分考慮從實際需要出發,要考慮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該簡就簡,該繁就繁,要簡繁得當。

考慮變化性

由於我們教學面對的是壹個個活生生的有思維能力的學生,又由於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不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計到。在這種情況下,教學進程常常有可能離開教案所預想的情況,因此教師不能死扣教案,把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壓下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滿腔熱忱地啟發學生的思維,針對疑點積極引導。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提出的問題,確定好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學生能在什麽地方出現問題,大都會出現什麽問題,怎樣引導,要考慮幾種教學方案。出現打亂教案現象,也不要緊張。要因勢利導, 耐心細致地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因為事實上,壹個單元或壹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在教學的壹定過程中逐步完成的,壹旦出現偏離教學目標或教學計劃的現象也不要緊張,這可以在整個教學進度中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