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全詩如下:
晚晴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註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這首詩寫於李商隱在桂林當幕僚的時期,李商隱壹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深陷牛李黨爭,壹直受到忌恨與排擠。寫這首《晚晴》時,他跟隨鄭亞到了桂林,鄭亞對他比較信任,讓他在冷漠的官場中感受到了壹絲人情的溫暖。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夾城是指城門外的曲城。詩人深居桂林城中,俯看城門外的曲城,雖然春天已經過去,但初夏讓人感覺尤為清朗。
首聯起義不凡,壹般詩詞,深居往往傳達出孤寂的心情,春去則傳達年華逝去的憂傷,但詩人深居而登覽全城,春雖去,但初夏卻給人壹種清朗的感覺,奠定了全詩溫暖柔情的情感基調。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幽草受到雨水的潤澤,在夕陽下散發著光澤,讓人感到上天對幽草的憐愛。人間的晚晴,雖然美好而短暫,但更讓人分外珍重。
幽草孤寂,晚晴短暫,但詩人卻沒有這種感覺。他看到的是,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在陽光的照耀下生意盎然,倍感溫暖,讓人體味到壹種分外珍重的情感。
並添高閣迥,微註小窗明。
登上更高的樓閣,憑欄遠眺,天高地迥,微弱而柔和的斜暉,穿過小窗,分外明朗。
這壹聯寫詩人對晚晴的珍重,因為對晚晴的珍重喜愛,所以詩人登上更高的樓閣,感受晚晴的美好。"微註",是說光線顯得微弱而柔和,雖是寫詩,卻讓人感受到,仿佛這晚晴的陽光充滿著溫暖的柔情。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越鳥的窩巢已被晚晴的陽光曬幹,它們體態輕盈,歸飛回巢。
尾聯繼續寫晚晴對世間萬物的憐愛,它照幹了越鳥的巢穴,也照幹了越鳥翅膀上的雨水,讓它們能輕盈地歸飛回巢。詩中蘊含了詩人終於擺脫政治鬥爭,壹身輕便的內心感受。
這首《晚晴》,暗含著詩人受到鄭亞信任,擺脫政治鬥爭的愉快心情,本是壹首有所寓托的詩,但詩中寫是渾然無跡,無意言誌,無意抒情,寫法更接近於“在有意無意之間”的“興”。
詩中抓住初夏雨後晚晴那種明凈清新的感覺,這美好的時刻讓人對世間萬物充滿了憐愛,讓我們感受到了人生萬物的脈脈溫情,這溫情讓人分外珍重。《晚晴》實在是壹首不可多得的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