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品有:《逝水》、《蒲橋集》、《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初訪福建》、《汪曾祺文集》。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
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讓人重溫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壹面,千部壹腔”。
在汪曾祺的散文中漫遊,感受到的是如水壹般溫柔、細膩的情感,這股溫泉漸漸流人的心田,帶著它的溫存、安靜,然後讀者會嘗到這份情感帶有淡淡的鄉愁,還有些許京味的懷念。
汪曾祺的語言魅力:
汪曾祺的語言魅力,善於從人民群眾的口頭語言中學習文學表達的方式。不但刻意從人民群眾的口頭吸取營養,還留心街頭的各種文字,能從引車賣漿者流的各種啟事、告白中感受到口語的芬芳。
在《小說筆談》中,汪曾祺首先談語言,而壹開始就寫下這樣壹番話:“在西單聽見交通安全宣傳車播出:‘橫穿馬路不要低頭猛跑’,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語言。在壹派出所外宣傳夏令衛生的墻報上看到壹句話:‘殘菜剩飯必須回鍋見開再吃’,我覺得這也是很好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