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勵誌創業的故事,其實創業並沒想象的那麽難
關於年輕人創業的故事,有的人說創業很艱難,很苦,我們也看到很多成功人士在回憶自己的創業史是說的是那麽的艱難,創業真的很難嗎?只要妳有思維,只要妳敢於嘗試,就像小馬過河壹樣,妳只要敢於邁出創業的腳,妳就有可能成功,關於創業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小故事大感悟。
1、創業故事1:寂寞變成好生意
2007年,有個叫郭家齊的小夥子坐在臺北車站前的星巴克。窗外人人擦肩而過,也許這輩子再也不會相遇。突然,他像被蘋果打到頭:如果有個網站讓大家記錄今天去了哪裏,也許回家上網,會發現彼此下午3點曾在同壹個地方。
壹個月後,他開始架設想象中的網站。這個命名為“地圖日記”的網站有點像群體博客,他與“谷歌地圖”合作,以地圖為主軸,網友依照不同的地點寫上日記、放上照片。例如,妳在這個網站上輸入妳家住址,會出現妳家地圖,並有住在周遭網友的文章。不用說,這個網站拉近了都市裏冰冷疏離的鄰裏關系。不到壹年,網站每天便擁有數十萬瀏覽流量,每月廣告營收十幾萬元。
創業感悟:這世上覺得寂寞的人大有人在,可不是每個寂寞的人都能像牛頓壹樣被蘋果砸到,然後頓悟了。這位仁兄很牛,寂寞了沒去把妹,而是把寂寞變成了壹門生意。妳能嗎?
2、創業故事2:這份報紙只為妳服務
英國有壹個名叫麗貝卡的23歲女孩,她創辦了英國首家個性化報社——“妳上報了”有限公司。在這張“私人報紙”上,刊登的不再是其他報紙上所登的那些肩負著社會道義的傳統新聞,而是純粹屬於個人的消息。客戶們不僅能把名字等個人信息刊登在報紙上,還能把個人的新聞故事、照片登在頭版頭條。除了有聖誕節、生日慶祝等普通主題,更多的是年輕人喜歡的搞怪內容。
這種“比那些平民真人秀更能吸引年輕人,幫普通人輕松實現明星夢想”的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青睞。目前,該公司每周能印刷出壹萬份客戶們預訂的報紙,月營業額達到了45000英鎊。
創業感悟:這些年紙媒日漸沒落,但這個英國女孩的點子著實夠巧,把公眾的報紙變個人的報紙,並且壹炮而紅。現在年輕人都喜歡標新立異,這種近於“反叛”的思路,實在對口!
3、創業故事3:與其追隨潮流,不如另辟蹊徑
19世紀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黃金,出現了淘金熱。有壹位17歲的少年來到加州,也想加入淘金者的隊伍,可看到金子沒那麽好淘,淘金的人很野蠻,他很害怕。這時,他看到淘金人在炎熱的天氣下幹活口渴難熬,就挖了壹條溝,將遠處的河水引來,經過三次過濾變成清水,然後賣給淘金人喝。金子不壹定能淘到,而且有壹定危險,賣水卻十分保險。他很快就賺到了6000美元,回到家鄉辦起了罐頭廠。
這人就是後來被稱為美國食品大王的亞爾默。成功者往往都是有獨到見解的人,他們總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而能不斷產生創意,發現新的需求。不僅要看到市場需求什麽,還要註意事物間的聯系。
創業感悟:壹件事許多人在做,即使看起來利潤非常可觀,也要慎重介入。創業也是如此,與其追隨潮流,不如另辟蹊徑。
4、創業故事4:專註是金
日本有壹家只有7個人的企業,其產品是有些人看來不值壹提的哨子。可妳千萬別小看這小玩意兒,壹年竟創造了7000萬元的利潤。原來這家企業的產品特別“專壹”——只生產哨子,他們聘用了300多名科技人才專門研發哨子,最貴的哨子賣了2萬美元壹個。在世界杯足球賽上,所有的哨子都是出自於該廠。更令人驚奇的是,他們哨子的種類達到上千種,有給美國警察生產的專用哨子,哨子讓他們給做絕了。
創業感悟:許多國人去小日本采購產品,看重的就是質量好。但質量好的背後,則是日本人普遍存在的壹種專註的匠心精神。也正因為此,現在小米、華為等壹窩蜂地學習“匠心”。創業做產品壹定得專註,這沒得商量。
5、創業故事5:成功並不像妳想像的那麽難
1965年,壹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時,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壹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壹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壹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我的成功都看得十分自然和順理成章。時刻長了,他發現,在國內他被壹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我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我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妳想像的那麽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壹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
之後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正因他們從壹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系。只要妳對某壹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正因上帝賦予妳的時刻和智慧夠妳圓滿做完壹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亞汽車公司的總裁。
創業感悟:其實不光是當時的韓國人,許多中國人壹樣存在把取得成功的困難過分誇大的嫌疑。這跟小馬過河壹個理兒,是深是淺壹試便知。成功並不像妳想像的那麽難,重要的是妳要用心去做,並且全力以赴。
如果妳身擔重責,不安於現狀,如果妳滿腔熱血,不甘於平庸,那麽,起來創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