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直到長大後才知道的那些事…

直到長大後才知道的那些事…

01、長大以後才明白,父母為什麽把掙錢看得那麽重!年輕的時候,我們根本就無法理解“父愛如山”這4個字的真正含義。直到自己漸漸長大,體會到了賺錢之難、求人之難,沒有錢之難上加難。我這才真正明白,這些年來,父親為何壹門心思早出晚歸地拼命賺錢、攢錢,但他自己卻基本不怎麽花錢。父親那麽拼命,不是因為他愛錢,完全是因為他愛這個家,尤其是愛我。

02、長大以後才明白,父母的能力是有限的,但父母的愛是毫無保留的。剛畢業的時候,看到有同學在父母的支持下,省城全款買房買車,心裏說壹點兒也不羨慕那肯定是假的。那個時候,甚至會幻想,如果自己的父母也能掙很多錢那該多好。直到自己漸漸長大,為了自己能在大城市有壹席之地,父母二話沒說把大半輩子的積蓄全部交到我的手上,讓我先去把首付交了,剩下的家裏再壹起去承擔。我這才明白,不是父母拖了自己的後腿,而是自己欠了父母太多太多。父母也是平凡人,能力也都是有限的,但父母對子女的愛,從來都是毫無保留的。

03、長大以後才明白,不僅父母皆凡人,自己同樣亦是普通人。小的時候總以為,父母是天底下最神奇、最有能力的存在,只要自己想要什麽,父母拼勁全力總會滿足自己。長大後才發覺,生活太不容易了,尤其有些生活的剛性支出實在過於高昂,貴到平凡的父母傾其壹生也難以幫孩子實現。不是父母不夠勤奮努力,相反,他們勤勞節儉了壹生。長大後才明白,年輕時的自己,是多麽的理想化,曾以為自己的未來壹定會多麽出彩、多麽與眾不同,長大後才明白,紅塵滾滾、人生海海,蕓蕓眾生之中,自己也只是滄海壹粟、壹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而已。

4、長大以後才明白,攢錢,才是壹個成年人最高級的自律。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年輕時的自己總以為,生活最瀟灑的事情,就是可以買買買,就是可以隨時背起行囊,去看壹看詩與遠方,來壹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時的自己,以為年輕就是資本,以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財富也會自然而然的積累。長大後才明白,生命中的所有美好,暗中都是標有價格的。生命中所有的饋贈,都不會是躺著什麽也不做,就會從天而降的,幸福從來都是要靠自己去爭取、打拼的。對壹個成年人來說,最好的自律就是認真掙錢、努力攢錢。

05、長大以後才明白,讀書吃的苦,真的不過是這個 社會 最輕的苦。學生時代的自己,總以為學校裏讀書的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忙碌、最辛苦的人。那個時候,總是幻想著,等讀完書,等大學畢業,等參加工作,自己就徹底解放,徹底擁抱自由了。長大後才明白,這個 社會 上,各行各業,為了那碎銀二兩,誰不是披星戴月、絞盡腦汁、嘔心瀝血,甚至是忍辱負重。為了生活、為了家庭,甚至僅僅是為了生存,誰又不是在拼勁了全身的力氣。也許讀書不能改變每壹個人的命運,但它起碼打開了壹扇門,至少也是打開了壹扇窗,而且,可能是難得的真正的壹條捷徑。因為通過就讀好的大學、優勢專業,的確實實在在改變了壹大批農村孩子的命運。今天不願吃學習的苦,那明天毫無疑問是要吃生活的苦。

06、長大以後才明白,談錢並不會傷感情,如果會傷那只能是因為感情沒到位。年輕的時候,常聽大人講,談錢傷感情。那個時候,覺得感情就是感情,錢就是錢,感情是非常純粹的,獨立且超然,容不得半點金錢的世俗與銅臭的沾染。長大後才明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哪有那麽多無緣無故的愛和無緣無故的恨。這個世上,除了生妳的人,和妳生的人,可以不計較金錢的得失。其他所有的關系,都會權衡利弊得失。成年人的世界,利益第壹,無利不起早,都是利益至上。親兄弟明算賬,其實談錢本身並不會傷感情。會傷感情的,是雙方都只考慮怎麽樣會更有利於自己,而不考慮他人。說白了,這份感情、交情本身就是比較淺薄的。

07、長大以後才明白,“不遠嫁”不是父母自私,而是真的為女兒好。年輕的時候總以為,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可以沖破壹切世俗的阻隔與偏見。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有情飲水飽,即使嫁到遠方,只要雙方互敬互愛***同努力,日子壹定也會過得很好。長大之後才明白,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過日子哪有那麽多的花前月下與風花雪月。當激情與新鮮感漸漸褪去,當日復壹日的生活真實地展現在面前,遠嫁的女兒,當心情失落與無助時,會猛然發覺,父母親人那麽遠,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選擇了遠嫁,幾乎就等於放棄了自己原生家庭所能給予的絕大多數關愛與照顧,就等於把自己今後的人生是否幸福完全交到了遠方的婆家。因此,遠嫁,務需慎重。

08、長大以後才明白,門當戶對的婚姻,真更容易幸福。年輕的時候,總以為愛情是最純粹的東西,與家庭、財富、名利、地位這些,統統沒有關系。即使兩個人成長背景、家庭條件差異較大,只要能夠彼此包容、互相體諒,也壹定可以過得很好。長大以後才明白, 社會 很現實,人都是有局限的,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也是兩個家庭之間的相處與磨合。成年人,是很難為他人做出改變的,門不當戶不對,意味著消費觀、教育觀、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沖突,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是很難妥協與調和的,往往會讓雙方都精疲力盡。

09、長大以後才明白,原來人與人之間的悲喜,真的是極難相通的。年輕的時候總以為,自己喜悅、開心的事情,講出來,別人也會跟自己壹樣開心。而自己的悲傷與苦楚,講出來,別人也能感同身受,給自己壹些鼓勵與安慰。長大以後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誰不是在負重前行,誰沒有各自的煩惱。有誰會有那麽多的閑暇去在乎、關心他人的喜怒哀樂,去關心別人過得好不好心情如何。這個世上,除了父母至親與摯愛,人與人之間的悲喜,從來都是極難相通的。

10、長大以後才明白,求人不如求己,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如靠自己。年輕的時候,總以為有父母做靠山,什麽都不用擔心、什麽都不用怕。況且自己還有那麽多的親戚朋友,如果遇上難過的坎,他們也都肯定會伸出援手。長大以後才明白,父母就是再愛自己,父母的能力畢竟也是有限的,而且父母日漸老去,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和煩惱。很多時候,父母其實自顧尚且不暇,幫助子女真的有些有心無力。

所以,作為壹個成年人,至少需要做到的是自立自強,自己的事情自己面對,獨立撐起自己的壹片天。也唯有這樣,才可能進而撐起我們壹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