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每天工作日誌怎麽寫

每天工作日誌怎麽寫

導語:壹個人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挖掘自己所有的潛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努力可能會失敗,但放棄則意味著妳根本不可能成功。以下我為大家介紹每天工作日誌怎麽寫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每天工作日誌怎麽寫1

在實習中成長——用實習認定工作軌跡,風險最小

在學校學什麽專業,畢業後就自然地往這個方向找工作,這是很多應屆生面對的無奈局面——盡管認為自己當初考大學選錯了專業,盡管自己對本專業毫無興趣。然而市場這麽大,真要拋棄本專業,又能去選擇什麽呢?實習,或許是解決認知的壹個方法,早實習,多實習,在多種可能性中找到自己最想要的工作軌跡,相對於正式工作後的不斷跳槽摸索,算是風險最小的方式了。

萬事開頭難

學計算機的夏昶所在本科學校雖屬211工程院校,卻並非壹流名校,找實習最難,因為好機會很少,又面對名校生的夾攻。他采用的是曲線救國道路:家教,機械繪圖,寫書,翻譯,調查問卷都做過,然後開始廣泛聯系認識的師兄,特別是在外企的,找活幹,並且在BBS上天天看,只要是沾點邊的都投。終於找到壹個給西門子壹個部門翻譯手冊的活,不能算實習,但是已經足以寫進簡歷裏面了,作為找下壹步實習的資本。

跨出第壹步

終於,夏昶從師兄那裏得到壹個機會,去GE的壹個部門做技術,依靠著西門子還有之前的壹些兼職經歷,最終通過了其實很簡單的面試,正式得到了實習工作。這個實習對夏昶來說意義重大,雖然是技術崗位,但是還是能夠接觸到公司其他部門的人,對公司裏各類職位有了壹定的認識。

4個月的實習也讓夏昶認識了不少同學,都是在GE實習每天壹起坐班車的人,還有別的學校的.,特別是壹些學金融,經濟,管理類的朋友對他幫助很大,每天途中交流之後,突然覺得自己的視野被打開了,讓他認識到了技術不是唯壹的出路,也知道了95%的CEO出自銷售和財務崗位,夏昶開始蠢蠢欲動。

改變想法

時間到了6月份,大批招收暑期實習的公司湧入學校,但是競爭也很激烈,夏昶受之前經歷的影響,特別想找壹個非技術的實習工作,最好是市場,采購類。然而夏昶是壹個不善於言辭的人,英語口語也不好,這類工作的面試機會都沒有結果。然而就在這時候,壹個基金公司給出了面試機會,夏昶順利過關。

這次實習只有不到三周的時間,但是改變了夏昶的人生軌跡。那個公司在南方,他當初只是考慮反正有人掏路費,去玩玩也好。想法很單純,做事依然全力以赴,兩周多的實習還是很賣命,為寫壹份研究報告,基本每天工作時間都是8:00—23:00。

值得壹提的是,那時候除了夏昶之外,還有幾個金融專業的學生在那裏實習,由於夏昶在金融方面基本上是白紙壹張,每天便抓著他們問各種金融問題,比如股票,資本市場,整天像塊海綿壹樣,每天都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

走出迷茫

這次實習對夏昶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他的眼界大大開闊了,但是也給他帶來了些麻煩,本來夏昶只想留在GE這樣的公司,現在突然多了很多想法和選擇:雖然內心蠻喜歡金融行業的,覺得做得這類工作比較有意思,但是心裏根深蒂固的500強情結又讓他猶豫不決。更要命的是受幾個朋友的影響,他開始對咨詢感興趣,而那其實是非常不適合他的職業。

既然想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麽,夏昶決定廣泛撒網,走壹步看壹步,既而又去做了銀行的管理實習生,其實夏昶也並不是壹個適合做管理的人,自身也不喜歡,但是主流的觀點認為MT是很好的事業起點,而這種觀點也影響了他。然而管理雖是很不錯的起點,但是對他來說並不是最好的,因為不適合,即使夏昶在面試中發揮出色,也只是因為他知道面試的技巧,擁有很多經驗,他挑的工作是大家眼中的好工作,而不是我自己的。

好在實習就是認識社會,行業,公司,不同職位

的最佳途徑,經過痛苦的分析自己的過程,也在實習過程中體會到工作的意義,夏昶終於決定找工作就要找自己喜歡的,更在實習後總結出壹個選擇工作的方法:如果壹個公司中的人,其中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妳都覺得和妳期望妳自己以後的生活差不多,或者說在這個公司中妳發現了自己的想成為的人,那麽這個公司很可能適合妳,因為如果妳去了那個公司,5—10年後,妳就會成為那樣的人,壹個人很難超越自己所在的小環境。

每天工作日誌怎麽寫2

20xx年4月16日 星期壹 多雲

今天,我開始了“串門行動”。走在李家村平坦的村路上,不時碰到在路邊聊天的村民,他們很熱情的和我打招呼。經過上壹次義診活動,村裏有不少人已經認識我了。走進孫福聚和孫叢木的家,坐在他們的炕頭上,面對面的交流。從個人經歷到家長裏短,從以前的困難境遇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們無話不談。我深切地體會到,他們“傾訴”的意願很強烈,願意和第壹書記交流,敞開心扉互相溝通,即使是第壹次見面,也毫無陌生感。在孫福聚家,孫大叔把自己希望能辦退休的事向我反映,我壹壹記下。孫叢木是村裏的低保戶,本人二級殘疾。我見他時,他正坐在輪椅上。不大的小院裏也是壹片狼籍,屋內擺放著壹些雜物。雖然每月能及時領到低保金,但如果遇到生病,生活會更加拮據。孫叢木的妻子金大娘則是壹邊說話,壹邊掉眼淚。我對金大娘進行了安慰,希望他對生活充滿信心。我對孫大爺反映的問題也壹壹作了記錄,幫他向有關部門咨詢壹下有關政策。

希望自己能為他們做點事。。。。。。。。。

民情日誌——記村民代表推選

20xx年4月10日 星期二 小雨轉晴

早晨起來,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下午,天氣轉晴,但路很泥濘。

白天,來訪群眾不斷,幾乎沒有幹幾件事。晚上,因為要推選第五隊的村民代表,我們按時趕到村支部,那裏空無壹人,我們靜靜地等待村民的到來。

等了壹段時間後,才有村民趕到。突然,我們接到村支書電話,“有村民家裏著火了!”我們立即趕到失火現場,大火已被撲滅,消防戰士和村民們正在揭開屋頂的磚瓦清除隱藏火點。經了解,該村民家中無人,所以沒有人員傷亡,但屋裏生活用品、電器、家具等全部損毀。待房頂上的人員拆除完畢,我們與消防隊長見面溝通了情況後,又讓村幹部安排好人員做好後續的防範工作,緊急趕回村支部。

這時村民仍然沒來幾個,或許是路太泥濘,村支書感到後又用喇叭通知了幾遍。 ?時間過去了壹個多小時,推選會即將開始,這時來了壹個的“犀利哥”,蓬頭垢面,酒氣熏天,話語不清,想借著酒勁向我們反映鄰居數目影響車輛出行的問題,村民們見狀都勸他離開。而我們處長卻向前握住他的手,冷靜地說:“有話您盡管說。”他毫不客氣地說了壹通後,處長送他時卻因為給他拍了照片而誤解,大發雷霆,執意要求我們將照片刪除。最後,我們處長又向他道歉,眾人連拖帶拉將他勸走。

正當大家填寫選票時,壹位老大爺來到了推選現場,手裏拿著《推選票》嘴裏嘮叨著“以前的幹部喝了甜水,讓老百姓吃了苦水,妳們工作組可要記住了。”幾位村民壹看勢頭不對,趕緊向前勸說,而這位老大爺惱火了,反而又罵了起來:“五隊的社員還沒有澆完地呢,井能借給外處用嗎?”大家好不容易將其勸走。我們處長始終十分冷靜坐地在那裏,因為他心裏明白。

推選票剛要統計完,

有壹村民按捺不住內心的情緒,高聲說:“請村幹部或工作組帶著全村的澆地電表去校校,校完後加蓋公章,想辦法防止有人再在電表上偷做手腳,還老百姓壹個公道!”我們處長說:“今天天不早了,明後我們隨時等著妳,到我們駐地說說這事,咱們壹塊研究個好方法。”話音剛落,又有幾位村民將我們處長拉到壹邊,待別人走後才說:“我們五隊菜地的事您得幫我們解決,租用的人想霸占為宅基地,並找各種借口不拿租金,我們架線都沒有錢,我們本來準備往鄉裏或縣裏去反映呢,妳們來了正好。”話還沒說完,那位“犀利哥”又來到了支部,真讓我們出乎意料,只好耐心地給他做思想工作,最後在村幹部的幫助下,我們才勉強離開了村支部。

我們終於明白了那句話:“百姓百姓,百人百性”,“寧帶壹軍不領壹村“。我們真正地體會到了其中內涵。然而,我們的路還很長,我們三人都感到了肩上的壓力!

壹天就這樣過去了。

民情日誌:我與山區農民“結親家”

20xx年3月16日 周五 晴

20xx年3月16日,賓川縣教育局機關黨員幹部深入到“四群”教育掛鉤聯系點拉烏鄉碧雞村委會走訪農戶,了解社情民意,與掛鉤聯系戶“結親家”。

深入開展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進壹步密切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雲南省第九次xx提出的壹項重要任務。

按照縣委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縣教育局對開展“四群”教育,幹部直接聯系拉烏鄉碧雞村委會哨房、碧雞、桃園三個村組的59戶群眾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我聯系的6戶群眾中有5戶屬哨房五組,1戶屬碧雞三組。

上午8:30,我們從縣城出發,乘車翻越老東山35裏坡到達松平哨埡口,這裏風和日麗,天朗氣清,松林繁茂,感覺格外親切,我曾在平川鎮工作三年有余,對這條路太熟悉了,也見證了從彈石路到柏油路建設的全過程,感受到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促進作用。這次也意外地發現松平哨水庫已完全幹枯了,這是近幾年來所不曾出現過的,松平哨水庫是我縣小I型水庫,庫容量123。6萬立方米,是平川鎮平川、石巖、盤谷、底麽四個村委會12300多群眾、8500多畝耕地的生產灌溉水源。松平哨水庫的幹涸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今年的嚴重旱情,也讓我為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群眾生產生活用水感到憂慮。

車輛沿著6。5米寬的柏油路在群山中蜿蜒前行,緩緩駛出了45裏箐,途徑平川鎮、古底村便進入了拉烏鄉境內。

拉烏鄉位於賓川縣東南部,鄉政府機關駐地碧雞距縣城78公裏,全鄉轄7個村委會,74個自然村,69個村民小組,2833戶10329人,聚居著漢、彜、白、苗、傈僳5個民族,其中以彜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8。2%,是典型的邊遠山區少數民族聚居鄉。境內高山河谷相間,最高海拔3241米,最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氣溫15。7℃,年降雨量860毫米,森林覆蓋率達92%,是“國家級生態鄉”,“大理州拉烏核桃品系原生種群種質資源保護基地”,“大理州核桃產業發展明星鄉”。全鄉核桃種植面積達15萬畝,已掛果面積7。2萬畝,人均有核桃14。6畝、146株。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00元。

10:00,我們到達了拉烏鄉碧雞村委會的哨房小組,鄉村組幹部早已在此等候我們的到來,經過簡單的寒暄之後,我們便分散行動。我聯系的6戶群眾散居在這壹帶,在碧雞村委會周彪副書記的引導下,我相繼走訪了陳仕文、陳仕業、李子育、李學清、李培德5戶聯系戶,詳細了解了各戶的家庭狀況、生產生活情況、飲用水源情況和家庭收入情況,鼓勵他們關心教育引導好子女上學,積極想辦法投入到抗旱保春耕生產中來,並為每壹戶送去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