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兒童散文是通過童心、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所創設的獨特氛圍和獨特情愫來撥動讀者的心弦,使其動情動容。因此,兒童散文創作,關鍵是應該具備?真?與?趣?的特點。
什麽是兒童散文兒童散文是專為兒童所創作,有些雖不專為兒童所創作,但能夠為兒童所閱讀欣賞。散文講究意境,兒童散文當然不能例外。所不同的是,兒童散文的意境不像成人散文那樣恢宏、飽滿、深邃。它往往是通過童心、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所創設的獨特的氛圍和獨特的情愫來撥動讀者和聽者的心弦,使其動情動容,在驚喜、歡樂之余,品嘗到壹種韻味,如同壹股清清的溪流淌過心田。因此,兒童散文創作,應該具備?真?與?趣?的特點。
壹、真
?真?,是說兒童散文必須具有童心與真情。
童心即兒童的心靈,即人在兒童期的純真善感、自然直率的心靈狀態。童心是最美的。兒童散文的最大特征是對童心、童真的真實的、藝術的表現,這就要求創作者必須對兒童懷有壹顆真摯、誠實、能與其同步振動的赤誠之心。只有這樣,他在作品中所表達出來的所見所聞才能引起兒童的興趣,他的所思所感才能引起小讀者的***鳴,他煞費苦心地構思營建起來的散文精品才能為少年兒童所理解、欣賞和接受。
我國明代中後期著名思想家李贄曾說:?童心者,真心也。?他贊美兒童沒有受到汙染和侵蝕的真誠、純樸之心。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豐子愷也是兒童的傾慕者,他說兒童是?心聲全部公開的真人人?,始終對兒童懷著壹顆赤誠之心。他的壹生寫了大量的有關兒童和涉及兒童的散文,這些散文以兒童的眼光和心理來構思,洋溢著濃郁、真純的童趣,其自然流露的情感,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回味無窮。
《華瞻的日記》以兒童的視野、兒童的口氣寫出,寫了瞻瞻與鄰居小女孩鄭德菱之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友誼和無拘無束的感情,將兒童純真的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把兒童天真美好的意願描述得有趣可愛,使人讀後產生壹種回到孩童時代的向往和沖動,而這只有真正有天賦童心的成人才能這樣真切地理解和描繪出來。評論家林非說:?他把自己化為兒童,用兒童的心眼寫下的《華瞻的日記》,不僅心思、感覺、情緒完全屬於兒童的,連敘述的口吻、行文的稚氣也是兒童的,對兒童心理體察到可以亂真的地步,這在現代作家中,恐怕只有豐子愷抵達此境了。?
兒童總是以純真的?童心?看待世事,他們眼中的世界與成人所看到的非常不壹致。安徒生《小意達的花兒》中的小意達愛她的花兒,她相信花兒與人壹樣有美好的感情,像人壹樣愛唱歌跳舞,不同的只是人白天醒著,晚上睡覺;
花兒是在白天睡覺,夜裏才醒著。印度文壇巨匠泰戈爾有壹篇極為出色的兒童散文《金色花》,寫壹個孩子幻想自己變成了壹朵開在聖樹上的金色花,然後躲在高枝上、新葉叢中頑皮地跟媽媽開玩笑、捉迷藏,讓媽媽嗅到花香,讓自己的影子投在媽媽所讀的書頁上,最後突然出現在媽媽面前。全文不滿千字,但卻天馬行空、自由不羈,充分表現出童心的可愛。
兒童的心中總是充滿了天真的想象和幻想,年幼的他們會覺得,世界上的萬物,諸如星星月亮、蜜蜂蝴蝶、花草樹木,也是和他們自己壹樣,有生命、有感情、有喜怒哀樂,因此他們樂於和世界上的花草魚蟲對話、遊戲、交往、做朋友。年齡大壹些的孩子雖然知道萬物並不是與自己壹樣地生活著,但他們仍然喜歡以假作真。女孩子玩布娃娃,明明知道布娃娃是布做的,不會說話,卻喜歡和它聊天;
明明知道布娃娃不會吃東西和睡覺,卻喜歡和它辦家家;明明知道布娃娃不會生病,卻就是要叫它好好躺下,給它打針?男孩子看見天上的星星會想法摘下來,坐著的壹把椅子可當作汽車;他會憑借想象幻想動物世界的情景,什麽大象用鼻子噴水給猴子洗澡,孔雀生了只小雞,長頸鹿學會了打球,等等,他還可能把這些幻想當作真的事情去說給其他小朋友聽。兒童的想象、幻想創造著壹種可能存在與現實存在的奇特的不諧調,雖然顯得幼稚,卻充滿了幽默趣味。因此兒童文學家陳伯吹認為,兒童散文難就難在?用兒童的眼睛去看,用兒童的耳朵去聽,特別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至20世紀始,人們越來越強調兒童本位,因而對兒童天性的崇拜、對童心的歌頌,成了兒童文學最突出的思想文化特色。?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者也?。童真是兒童散文的生命,兒童散文要抒發兒童認同的感情,就必須心中裝著兒童,以兒童的眼光觀察世界,以兒童的心靈感受世界,以?我?之手寫兒童之情,並逐步將兒童放在心裏轉變為作家自覺的心理趨向,實現作者自身與兒童讀者的融合。
二、趣
?趣?是說兒童散文必須具有童趣、理趣和幽默感。
高爾基說過:?兒童文學是快樂的文學。?壹本正經地給孩子們講述道理,他們未必感興趣,他們首先要感受到壹種閱讀的快樂,然後才在有意無意、似懂非懂中獲得文化的熏陶。
優秀的兒童散文無不讓人感覺到壹股充溢全文的、天真的、誠篤的、純潔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趣。鄭振鐸在20年代初譯過泰戈爾壹篇精致的兒童散文《紙船》,文中刻畫了壹個幼小孩童將自己疊的紙船放到溪中去時的心理活動,其中有這樣壹段充滿童真的敘寫:
我投我的紙船到水裏,仰看天空,看見小朵的雲正張著滿鼓著風的白帆。我不知道是不是天上的遊伴把這些船放下來同我的船比賽。
作者寫出了兒童心中天真的想象和幻想,特別表現出了兒童獨有的心理、情緒、思維方式、情感指向,讓人感受到兒童世界的趣味。
有些兒童散文是從成人的立場出發的,或對童年作回憶,或對兒童生活作客觀的敘述描寫,或對兒童及與兒童有關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感觸見解,這些散文雖以成人為主角,但也應表現出作者活潑的童心,行文之中要洋溢著活潑潑的童趣。
我們所熟悉的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等回憶性散文,冰心的《寄小讀者》、《往事》等散文,當代兒童文學作家任大霖的壹組以《童年時代的朋友》為題的兒童散文,均以盎然童趣吸引著小讀者,不僅如此,許多成人讀者也非常喜愛它們,因為作者繪聲繪色的描寫使他們?返老還童?,復蘇了他們的童心。
當今的兒童文學更多地強調遊戲、娛樂作用。這也是20世紀兒童文學有別於傳統文學的本質所在。它?以娛樂而不是以自我完善為目的,為了陶冶性情而不是為了增進知識?(《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因此,遊戲精神和兒童趣味應該是兒童散文應該具備的品格。
當然,兒童文學作品的接受絕不應停留在簡單的快樂和嬉鬧這壹層面。壹般說來,兒童感受事物和審美時是比較淺層次和粗線條的,但同時,兒童審美意識又是發展的、向上的。壹篇有內蘊的兒童散文帶給孩子的首先是壹種快樂感,也許這種快樂只是美感層次中比較低級的部分,但是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或閱讀次數的增加,他們的審美感受將逐步得以提升,進而進入到審美的各個層次之中,獲得更多更豐富的審美體驗。
桂文亞是臺灣兒童散文領域探索得最廣最深的壹位作家。她的許多散文都呈現出壹種理趣之美。散文集《思想貓》已被公認為是其兒童散文中富於思考品質和理趣之美的作品。1995年出版的《美麗眼睛看世界》,進壹步顯示出她對美與生命的直覺體驗與智性思考。
《屯溪老屋》中夕陽下的老人、老街、老屋滄桑而凝重;《影子》裏的黑色通道恰似壹場未竟的夢魔;《貓》像壹位孤獨的沈思者,露出識透人間萬象的神秘微笑?書中,飽含著哲理思辯的格言式警句不勝枚舉,?除非沒有?人?的存在,還原到真正的太初,否則,所謂的?美?,實在也有賴於學習和創造?。(《山城小調》)?壹張面具可以使人產生各種美或醜的聯想。面具,不單可以強化真實存在的印象,也可以把真實掩藏起來?。(《面具》)書中並無特別厚重的哲學思考,但它展示了作者獨特的生命體驗與審美眼光,?若有所悟,若有所思,剛好達到?哲學的邊緣?。
兒童散文的?趣?,還表現在文中散發的幽默感。
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幽默大師林語堂認為:?人之智慧已啟,對付各種問題之外,尚有余力,從容出之,遂有幽默。?當代散文家秦牧稱幽默是?壹朵永不雕謝的智慧之花?。智慧是幽默的基石,幽默顯示出智慧。優秀的兒童散文總是善於以幽默、細膩的筆調來展示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詩意之美,從而給兒童以強烈的情感體驗。如果說情感充沛、富有幽默感正是創造型兒童應具備的品格,那麽,情感的熏陶、幽默感的培養正是優秀兒童散文奉獻給兒童的美味佳肴。
在這裏不得不再次提到桂文亞,這位曾蟬聯《少年文藝》讀者年度票選最佳散文第壹名的寫作者,其散文打動小讀者的壹個重要因素就是彌散於字裏行間的幽默氣氛,《班長下臺》、《小調皮》、《老師,別打我》、《思想貓遊英國》等作品充滿了活潑天真的情趣和高雅幽默的理趣。如《小調皮》中有這樣幽默有趣的情節:男生高明耀?老愛扭我手臂,罵我?愛男生?。
終於有壹天,?我?找到報復機會,設計讓高明耀挨了老師的皮鞭子。高明耀氣得對?我?直嚷:?妳給我記住!?我?卻不甘示弱回敬道:?不要臉,愛女生,愛周阿琴!?周阿琴是誰?讀者壹頭霧水,這時?我?悄聲告訴大家:?別告訴任何人噢!這個名字是我在愛情小說上看來的,是壹個臉上長了麻子的丫頭。?作者以她諧趣、純凈的文學筆調,為我們描繪了情趣盎然、靈動幽默的童年生活圖景。桂文亞認為,幽默即寬待世界的善心。因此,在她筆下,童年故事中的種種天真可笑的鬧別扭、爭鬥、煩惱,乃至出洋相、惡作劇,都不僅僅是有趣,而是表現為壹種意趣盎然的童年生命感覺和想象方式,表現為對這種生命感覺和想象方式及其價值的充分品味與肯定。於是,這些童年感覺和故事的述說,便成為壹種幽默,便擁有了壹種活潑、俏皮的散文情趣。
無獨有偶,2006年9月,兩年壹度的國際安徒生文學大獎和插畫獎頒給了70歲的新西蘭兒童文學作家瑪格麗特?梅喜。當被記者問到獲獎原因,她說:?也許是我的語言吧,評委們認為,我的故事中的語言充滿了童趣、詩性和幽默感,也許這是打動他們的地方。?
?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蔡元培)從本質上看,幽默屬於美的壹種形態,那麽,將幽默貫穿於兒童教育過程之中,實際上也就成為對兒童進行美育的壹個重要部分。提倡兒童散文的幽默感,無疑能促進兒童在德、智、體、美諸方面更好地發展。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兒童散文作為壹種直陳心跡的文體,在與兒童進行精神對話中顯示出無可替代的優勢。特別是少年兒童,他們對?美?和?真?的需要分外強烈,渴望跨越虛構中介直面真實,而散文自身?情趣?、?理趣?兼有的特性正符合了他們的需要。在我國,兒童散文有過輝煌的歷史,上世紀上半葉,冰心的傑作《寄小讀者》等曾影響過幾代讀者。目前大陸兒童散文雖然在總體的數量上勝於以往,但像冰心《寄小讀者》那樣有影響力的作品還不曾出現。因此,我們期待更多的作家投入到兒童散文創作領域,為少年兒童精心?烹調?出更多適合他們閱讀、文質兼美的散文作品。
附:冰心兒童散文的藝術特點壹、語言活潑明朗不浮躁
冰心在《歸來以後》中寫道:?我素來喜歡小孩子,喜歡描寫快樂的事物,喜歡使用明朗清新的字句。?
冰心善於提煉口語,使之成為文學語言,明朗清新的句子在冰心的兒童散文中處處可見。《拾穗小劄》中有壹段描寫:?直到前幾天壹覺醒來,看見檐前光輝奪目,趕忙爬起憑窗壹望,原來昨夜下了壹場大雪!屋上地上厚厚軟軟的壹白無際,幾只寒雀在蒙著壹層雪片的枯枝上啁啾上下;幾個上學的、穿著紅色藍色棉猴兒的孩子,手裏握著雪球在新掃出來的壹條小道上,嚷著笑著地奔走追逐。? 這些句子均被塗上了明朗的色彩,換上了清新的曲子,讓讀者在回味語言的同時,仿佛在享受壹道?聲、色、味?俱佳的燭光晚餐。
再如《只揀兒童多處行》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用明朗清新、清麗爽潔的語言,溫婉細致地描寫了在知春亭畔活動的孩子。首先是寫了孩子們的多,多到了?座無隙地?,任何可以坐的地方都擠滿了孩子;其次是寫了孩子們的歡,歡到了?嘰嘰呱呱、說著什麽、笑著什麽;小船在波浪上蕩漾,壹鮮紅的隊旗,在駘蕩的東風裏嘩嘩地響著?。
這是壹幅動態的、有聲響的'活潑畫面。在?多?與?歡?的描寫中,作者用了?東壹堆,西壹簇,嘰嘰呱呱,說些什麽,笑些什麽?等純口語詞匯,這些詞匯沒有淡化和俗化作品語言的典雅之美,也沒有華麗浮躁之感,反而更增強了語言的親切感和自然流暢之美;也使散文語言句句鏗鏘、音像俱足,從而令讀者獲得了視覺和聽覺上的美的愉悅,讓人覺得孩子就在妳面前。她的創作保持了壹貫的清新雋麗的藝術風格,但卻沒有了過去的迷茫和淡淡的惆悵,而是展示了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面,呈現出明朗樂觀的情調。
二、兒童散文的用詞精煉傳神講雕琢
如果說葉聖陶的兒童作品在用詞上有壹種沒有雕琢、毫不造作的樸素美;那麽冰心的兒童散文在用詞上卻有壹種精於雕琢,又不堆砌的生動美。冰心十分強調作家應該有濃厚的感情表現。她在《關於散文》中寫道:?文章寫到有了風格,必須是作者自己對於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著濃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沖口而出的,不是人雲亦雲東抄西抄的語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獨特的語言。?正如她所追求的壹樣,冰心在《只揀兒童多處行》裏,沒有追求曲折的情節,也沒有描寫離奇的事物,她專心捕捉和描繪的是兒童生活的細節,通過精煉準確的用詞傾訴了自己的情感,並給讀者以無限遐想,使讀者產生***鳴,仿佛置身其中。
在《只揀兒童多處行》的首段中,寫孩子的多,冰心沒有用?成百上千?而改用了?成百盈千?,把?上?字改為了?盈?。為什麽要說?盈?漢語詞典內,?盈?解釋為?滿、往外溢?,冰心在這裏用?盈?,這個概寫的數字就變成了動態的畫面,?盈?再與下面的?鬧嚷嚷、飛湧?聯系在壹起,不正說明此時的冰心已經被孩子們的熱情所打動了嗎?不正傾訴了冰心多麽喜歡這些孩子們嗎?再縱觀整篇文章,作者是在贊頌春天裏無限的生命力,?盈?的運用也是在為後文表達?春天的歡暢、生命力旺盛?作鋪墊。
本篇散文的第三段,她細致地捕捉到了孩子們鼻尖上?閃?著的汗珠,我想那汗珠壹定是晶瑩的,是活力的閃現;感受到了?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香氣息?,甚至她還嗅到了?太陽的香氣息?。冰心巧妙地運用了動詞?閃?與?噴發?。?閃?與?噴發?的運用不僅體現了作者錘詞煉句的精煉,突顯了文章活潑輕快的基調,還強調出了孩子們身上散發著的太陽的氣息,更進壹步表現了春天的活力是藏不住的,孩子們表現出來的活力是藏不住的,而且這活力旺盛得很,強勁得向外發散著,表現著。並且,這裏的?噴發?更顯出冰心用詞上的匠心,?噴發?也隱含了壹個?嗅?,?太陽的香氣息?,冰心嗅到了嗎?因為她對充滿生命活力的兒童的喜愛而產生的想象――八九點鐘的太陽,怎麽不讓人覺得他們在?噴發著香氣息?呢?文中我們的?笑?迎?擠?等,壹?笑?壹?迎?,流露出冰心奶奶對兒童的喜愛之情;壹個?擠?字,表現出冰心奶奶那顆不老的童心,希望融入他們中間,他們是惹人喜愛的,作者看到這樣的情景,內心產生了極大的快樂。
在這些精煉而準確的用詞中,我們絲毫感覺不到做作,也沒有堆砌之感,而是充滿了作者內在情感律動的再現,同時也充滿了語言的音韻美,令讀者獲得了視覺和聽覺上的美的愉悅。
這些精心的雕琢,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了冰心在行雲流水般的行文裏,詞語的精煉傳神,看到了冰心的匠心獨具。廣大讀者讀完後不僅交口稱贊,更學到了很多。
三、兒童散文的修辭文情並茂顯靈活
?腹有詩書氣自華?,冰心的文章,使讀者受到愛和美的教育。作為女性作家的冰心溫柔細膩的性格體現在文章上則是抒情委婉輕柔,風格清新明麗,想象深遠而富有詩意。她善於運用靈活多樣的修辭手法,來熔煉優美的文學語言,表現出女性的細膩、婉約、柔美雋麗,讓作品充滿明朗俊逸的色調。
1. 化用古代詩詞進入自己的文字。
冰心自己也在1963年的《談點讀書與寫作的甘苦》中寫道:?在手邊和枕邊,常常放幾本古典的散文或詩詞,為什麽說古典的呢?因為今人的壹些好的詞匯有不少還是從古典書裏來的。?正因為冰心精通古代文學,能非常熟練地背誦大量古代詩詞,甚至養成這樣的習慣:對於眼前的景物人事,或心中的喜怒哀樂,常常會脫口而出地引用古代詩詞中的某些句子來表達她的感受,抒發她的情緒。
除了經常引用古代詩人的詩句外,冰心更多的是把古代詩句加以變化剪裁,用來作為表情達意的語匯,從而使自己的語言色彩更加豐富。冰心的散文中經常用到的?浮雲蔽日?山雨欲來?斜風細雨?柳暗花明?雨雪霏霏?等,都是把古詩句化作自己的用語。《寄小讀者通訊十六》冰心寫在冰雪中行走:?下樓微步雪林中曲折行來,偶然回顧,壹身自冰玉叢中穿過,小樓壹角,隱隱看見我的簾幕。雖然壹般的高處不勝寒,而此瓊樓玉宇,竟在人間,而非天上。?這些文字很明顯是從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演化而來的。
又如《只揀兒童多處行》中寫道:?這情景實在有趣!我想起兩句詩:?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遊人多處行?,反過來也可以說,?遊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這句很明顯是引用了李商隱的《暮秋獨遊曲江》中的詩句,並進行了巧妙而貼切地化用。這樣不僅增加了文章文采,也彰顯了她散文明朗的藝術色調。
2. 在散文創作中運用了多處比喻,使文字更加具體化與形象化,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使文章形成了明快的節奏美。
如《只揀兒童多處行》的開頭寫道:?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頤和園,看見成百盈千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門內擠了出來。就像從壹只大魔術匣子裏,飛湧出壹群接著壹群的小天使。?這是壹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句,用?魔術匣子?來比喻頤和園,突出了頤和園內涵的豐富,給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間;用?小天使?來比喻孩子們,?天使?本來是指宗教中神的使者,西方文學藝術中,天使的形象多為帶翅膀的少女和小孩。
冰心說孩子們是?從大魔術匣子裏飛出的小天使?,把頤和園的大門壹打開,變幻出了無數讓作者摯愛的驚喜――漂亮的、可愛的、充滿活力的兒童!壹個?飛?字,既讓我們想到天使的翅膀,更讓人看到了孩子的活潑可愛。這裏冰心用生花妙筆,把情景再次呈現在我們的腦海裏,讓讀者感受到兒童的多與歡快。又如?走進玉瀾堂的院落裏,眼睛突然地壹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開得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壹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冰心用?噴花的飛泉?比喻密密層層的海棠花,突出了花開之多、之密、之美,既讓人感受到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覺得海棠花充滿了勃勃生機和活力,更讓人感覺到春光的飽滿與爛漫。
冰心的作品註意選用形容詞、排比等修辭方法,常給人以壹氣呵成之感,節奏感強的表達效果,更將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
總之,冰心的散文短小精悍,充分體現了她的語言活潑明朗、用詞精煉傳神;修辭的靈活使散文文情並茂,用最小的空間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體現了冰心抒情散文最寶貴的思想意義和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