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玉皇大帝的性格特點

玉皇大帝的性格特點

《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是個昏聵糊塗、不辨賢愚而又剛愎自用的人。這壹點在與孫悟空的較量中得到鮮明體現。當東海龍王敖廣、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進表告狀時,玉皇大帝馬上要“遣將擒拿”,聽信壹面之辭,沒有壹點調查研究。當太白金星提出招安的妙策後,玉帝“聞言甚喜”,沒有壹點自己的主見。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後,怕他“身閑無事”,別生禍端,命其掌管蟠桃園,根本就沒有考慮孫悟空是石猴、喜食蟠桃的天性。

在對待孫悟空這件事上,他既不能量才錄用,又昏聵糊塗之極。同時,他還大耍兩面派的伎倆,時而兇相畢露,對孫悟空實行武力鎮壓;時而又無可奈何,只好玩弄招安騙局。但事實上,他這兩手都運用得不成功。鎮壓時,他對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可謂壹無所知,派遣的正印先鋒巨靈大將又是十足的草包。既不能知“彼”,又不能知“己”,因而兩次派遣天兵天將征討孫悟空。

雖然昏聵無能,但玉帝還是牢牢坐穩了天宮皇帝的寶座。這主要依賴於他那長期修持的資歷。當然,也和他兇殘暴虐的“鐵血政策”有關。當他依靠二郎神、觀音菩薩等人的力量逮住悟空後,他當即下令天兵將悟空押上斬妖臺,刀砍斧剁,雷打火燒,必欲碎剁其屍,置之死地而後快,哪裏還有壹點“慈愛和遜”的影子。

擴展資料:

玉皇大帝,據說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極界第壹位尊神,也就是古人最崇敬的“天”,居住在玉清宮,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各部神仙,下轄七十二地、四大部州、掌管天上諸神、仙、佛,以及人間億萬生靈,因此尊稱為“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玉帝源於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時期,人們稱最高神為帝,或天帝、上帝,這是壹位支配天上、地下、文武眾仙的大帝。周朝及後世統治者利用天帝崇拜,鼓吹“君權神授”,極力宣稱自己是天帝的兒子,故稱“天子”。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至唐宋以後才逐漸定型,壹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