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11年5月的壹個平常夜晚,在福州早題巷5號的壹處民宅裏,身懷六甲的陳意映在燭光下暗自祈禱?丈夫林覺民能夠無恙歸來,她摸了摸自己凸起的肚子,這是她和林覺民的骨血。正在此時,她聽到門口傳來了異樣的動靜,她起身去看,門縫裏塞著兩封信,是丈夫林覺民的筆跡,壹封給林覺民的父親,另壹封是給自己的,她打開《與妻書》,剛看完第壹句?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壹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壹鬼就淒慘壹聲大叫,昏厥了過去?
比翼連枝
她叫陳意映,出身名門,與光緒年間的朝廷重臣陳寶琛同宗,大家閨秀,能詩善文。1905年,她17歲那年,由家族做主嫁給了18歲的林覺民。
那是典型的包辦制婚姻,在彼此成為夫妻之前,兩人就沒見過幾次面,但緣分就是這樣奇妙的東西,婚後二人的感情出人意料的好。他們那時住在福州鬧市區的楊橋巷子17號,在這棟二層小樓的林家老宅裏,這對年輕的新婚夫婦初嘗了愛情的美好初婚三四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此時的林覺民尚在福建大學堂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教育,他的身上有著當時熱血男兒特有的豪情。他與同學在福州城北辦了壹所私立小學,專門招收家境清寒的子弟入學,向他們傳授西方學說。他還在城南創設了壹個閱報所,把《蘇報》、《警世鐘》、《漢書》、《天討》等革命進步書刊擺進去,希望能把更多沈睡的人喚醒。可是慢慢地,他發現並且承認,僅靠文化是救不了中國的。於是,在完成了國內的學業後,他於1907年告別陳意映,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救國救民的路徑。
那時的他們才剛剛結婚壹年多,正是感情濃厚之時,異地戀對於兩人來說都是日日的煎熬,思念的黑洞也總在夜深人靜之時吞沒這兩顆遙相呼應的心。更何況,當時陳意映已經生有壹子,林覺民卻離開了妻兒,遠渡重洋,對此,他壹直深懷愧疚。
分別的日子裏,陳意映從過往滴水不沾的富家小姐,慢慢蛻變為能夠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合格媳婦,不僅把兒子照料得茁壯,還討得了公公婆婆的歡心。而此時在日本的林覺民,已經加入了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積極奔走在宣傳革命與民主思想的第壹戰線上。這對小夫妻,只有在每年林覺民放暑假回家探親時才能見上壹面。
此時的林覺民仿佛已經預感到革命的艱難與危險,又或許,他已經聞到了死神靠近的氣味。有壹次,他沈重地對陳意映說:?我希望妳能比我先死。?陳意映不解其意,甚至有些生氣,怎麽好不容易盼來的相見,就等來了丈夫壹句咒自己先死的惡語?林覺民看出了妻子的不悅,急忙解釋到:他若先死,她就會承受悲傷,他於心不忍,倒不如讓妻子先死,他來承受。
這些話,在林覺民最後的《與妻書》中被他再次重申:?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情比金堅
1911年4月,在短暫的休假結束後,林覺民告別了陳意映,帶著20余人從馬尾登船馳往香港。陳意映並不知道,與林覺民的這壹別,就從此陰陽相隔了。
4月11日,林覺民到達香港,起義的革命力量也正在從八方匯聚,壹場震驚歷史的革命將要發生了。23日,民主革命家黃興從香港潛入廣州扛起了主持起義工作的大旗,可是革命的道路從來都是布滿荊棘的,因為內奸的出賣,原定的計劃已然泄露,從25日起,清 *** 源源不斷地增兵廣州,滿城搜捕革命黨人,部分作為聯絡站的秘密接頭機關也遭到了破壞。黃興急中生智,臨時決定提前發動起義。在行動之前,林覺民和壹眾革命黨人暫時休憩在壹棟臨近江邊的小樓上,望著滔滔東去的江水,又想到前途未知的起義,林覺民的眼前浮現出了家中雙親和妻兒的畫面,頓時淚不能禁。或許,此時的他已經預感到了什麽,他拿出壹塊方巾,徹夜疾書,寫下了給父親和妻子的絕筆信,寫給父親的是《稟父書》,文章較為精短:?不孝兒覺民叩稟:父親大人,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寫給陳意映的是《與妻書》,壹張五尺見方的白巾,寫到最後,字跡越來越小,字間密得都成了蠅頭,他卻還不願放筆。
天亮後,他把這兩封信交給壹位朋友,叮囑道:?我死,幸為轉達。?
3天之後,廣州起義打響。林覺民在隨黃興攻打總督衙門時,不幸腰部中彈,被俘。當時的廣東官吏壹般都使用英語,林覺民在被審訊時,便用英語大義凜然地作答。他不卑不亢,慷慨陳詞,令當時負責審訊他的清朝官將都為之動容。
再次被押回獄中之時,林覺民心中熱血男兒的雄心已完全爆發,他自此水米不進。數日之後,他被押上刑場,臨近就義那壹刻,依然面不改色,泰然自若。他死後被葬於廣州黃花崗,成為著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壹。
林覺民在廣州被殺時,陳意映的父親陳元凱恰好正在廣州任職,為避免清 *** 滿門抄斬,他托人連夜到福州報信,讓陳意映火速逃離。住在這幢老宅裏的林家七房兄弟,急匆匆將祖屋賣掉後逃離。陳意映腆著大肚子,帶著壹家大小七口人倉皇搬到壹處偏僻的小屋中租住,這處小屋,就處在早題巷,隨後,便發生了故事開頭的那壹幕。
被愛壹世
悲痛欲絕的陳意映,壹直想追隨著林覺民而去,林覺民的父母雙雙跪在她的面前,懇請她看在家中幼兒和腹中骨肉的情面上,好好活下去。陳意映摸了摸自己凸起的肚子,感受到林覺民的生命將在她的身體中延續,她這才放棄了自殺的念頭。
林覺民就義不到壹個月之時,因為悲傷過度,陳意映早產下了遺腹子林仲新。為了給予她對於生活新的希望,林家還把林覺民哥哥的女兒林暖蘇過繼給了她,但是這壹切,都無法彌補失去愛人的傷痛,陳意映壹直沒能走出喪夫之後的抑郁陰霾,僅過了壹年多,陳意映就因病去世,如她所願,追隨林覺民於陰間。這段愛情,也隨著她的離去,畫上了最終的句號。
現如今,距離《與妻書》的誕生已經百年,這份珍貴的?百年情書?,還靜靜地躺在福建博物館中,林覺民和陳意映的愛情生活雖然時間並不算長久,但對於用盡生命去愛對方的兩個人來說,或許正如臺灣歌手齊豫所唱覺,當我回首我的夢,我不得不相信,剎那即是永恒,愛不在開始,卻只能停在開始,把繾綣了壹時,當做被愛了壹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