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孩兒立誌出鄉關》全詩意思

《孩兒立誌出鄉關》全詩意思

意思:

孩兒立下誌向走出家鄉,學習不取得成就發誓不還來。

死後埋葬何必在故鄉的土地,人生到處都是可以埋葬屍骨的青山。

出自:《七絕·改詩贈父親》是毛澤東的壹首七絕,根據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著名政治活動家西鄉隆盛的詩略加修改而成。原文:

七絕·改詩贈父親

現代:毛澤東

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10年秋天,毛澤東離開家鄉韶山,走向外面更廣闊的世界。這是他人生歷程中的第壹個轉折。懷著激動心情,臨行前他寫下這首詩。

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帳簿裏,以作告別。走出鄉關,毛澤東離故鄉越來越遠。然而,骨子裏那固有的鄉情、親情始終未曾從毛澤東心中抹去。

賞析:

這是壹首典型的言誌詩。起首兩句所表述的詩意,思想鮮明、氣勢雄偉、鏗鏘有力。“立誌出鄉關'’的毛澤東,用“學不成名誓不還”的絕唱,表明了他求學的堅決、誌向的高遠。

後兩句將上述詩意向更深的意境進行挖掘,動用先否定、後肯定的手法,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死後屍骨何必非要歸故裏,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隨的詩意。

作者介紹:

毛澤東,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於壹個農民家庭。辛亥革命爆發後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壹師範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

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11月,在湖南創建***產主義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國***產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湘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

1923年6月,出席中***“三大”,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1月國***合作後,在國民黨第壹、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曾在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編《政治周報》,主辦第六屆農民 運動講習所。1926年11月,任中***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

1966年5月,由於對國內階級鬥爭形勢作出了極端的估計,他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運動,這個運動因受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操縱而變得特別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預計和他的控制。

以至延續十年之久,使中國許多方面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也制止和糾正過壹些具體錯誤。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