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原文_翻譯及賞析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原文_翻譯及賞析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兩漢·佚名《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三百首 , 古詩十九首 , 七夕節離別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

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劄劄不停地響個不停。

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麽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

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脈脈相視無言地癡癡凝望。

賞析

這首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抒發了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

此詩描寫天上的壹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開頭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 狀織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見義,不可執著。牽牛也皎皎,織女也迢迢。他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遊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說來,似乎又不能互換了。如果因為是互文,而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就減去了壹半。詩歌語言的微妙於此可見壹斑。稱織女為“河漢女”是為了湊成三個音節,而又避免用“織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押韻,又顯得單調。“河漢女”就活脫多了。“河漢女”的意思是銀河邊上的那個女子,這說法更容易讓人聯想到壹個真實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壹顆星。不知作者寫詩時是否有這番苦心,反正寫法不同,藝術效果亦迥異。總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的安排,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專就織女這壹方面來寫,說她雖然整天在織,卻織不成匹,因為她心裏悲傷不已。“纖纖擢素手”意謂擢纖纖之素手,為了和下句“劄劄弄機杼”對仗,而改變了句子的結構。“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 “劄劄”是機杼之聲。“杼”是織布機上的梭子。詩人在這裏用了壹個“弄”字。《詩經·小雅·斯幹》:“乃生女子,載弄之瓦。”這弄字是玩、戲的意思。織女雖然伸出素手,但無心於機織,只是撫弄著機杼,泣涕如雨水壹樣滴下來 “終日不成章”化用《詩經·大東》語意:“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創作背景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壹道水中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雲拼欲下星鬥動,天樂壹聲肌骨寒。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曲終漏盡嚴具陳,月沒星稀天下旦。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烏鵲倦棲,魚龍驚起,星鬥掛垂楊。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