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對於自然科學的最早興趣是在化學方面。10歲時酷愛化學。他收集了二百來個瓶子,並節省每個小錢去購買化學藥品裝入瓶中。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壹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藥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於休倫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間。他壹邊賣報,壹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1861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剛滿14周歲的愛迪生買了壹架舊印刷機,利用火車的便利條件,辦了壹份小報(周刊)——《先驅報》,來傳遞戰況和沿途消息,第壹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壹人兼任記者、編輯、排字、校對、印刷、發行的工作。小報受到歡迎,他也從緊張的工作中增長了才幹、知識和經驗,還掙了不少錢,得以繼續進行化學試驗。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壹個化學實驗室。但不幸的是,壹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時,列車突然顛簸,使壹塊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燒。列車員趕來撲滅了火焰,也狠狠地給了他壹個耳光,打聾了他的雙耳,他被趕下了火車,那時愛迪生才15歲。(另壹種說法是:不幸有壹次化學藥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壹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壹列貨運列車時,壹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這壹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挫折並沒有使愛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電報,經過反復鉆研,在1868年他發明了壹臺自動電力記錄器,這是他的第壹個發明。後來他又發明了兩種新型的電報機。1877年他發明了碳精電話送話器,使原有的電話聲音更為清晰;此外他還發明了留聲機。人們都稱他為“魔術師”。
1878年9月愛迪生31歲時開始研究電燈。那時煤氣燈已代替煤油燈,但火焰閃爍不定,而且在熄滅時產生有害氣體;弧光燈也已發明,並在公***場所使用,但由於燃燒時發出嘶嘶聲而且光亮過於耀眼,不宜用於室內。當時許多歐美科學家已在探求制造壹種新的穩定的發光體。
愛迪生研究了弧光燈後宣布他能發明壹種使人滿意的光,但需要錢。那時他已是壹個有了170項發明專利權的人,他的發明給資本家帶來很大利潤,因此壹個財團願意向他提供資助。經過幾千次失敗,1879年4月他改進了前人的棒狀、管狀燈,做出了壹個玻璃球狀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壹個經過碳處理的棉線固定在玻璃泡內,抽出了空氣、封上口、通上電流,它發光了,壹種新的照明物出現了。
1880年至1882年間,愛迪生設計了電燈插座、電鈕、保險絲、電流切斷器、電表、掛燈,還設計了主線和支線系統,又制成了當時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發電機,並在紐約建立第壹座發電廠,開辟了第壹個民用照明系統。後來他又同喬治·伊斯曼壹起發明了電影攝影機。愛迪生的三大發明:留聲機、電燈和電力系統、電影攝影機,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文明生活。
愛迪生於1931年10月18日(壹說是10月9日)去世,終年84歲。然而至今為止還沒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9個發明專利權的記錄,人們稱他為發明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