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經典的詩有:
1、《遠和近》
妳
壹會看我
壹會看雲
我覺得
妳看我時很遠
妳看雲時很近
2、《避免》
妳不願意種花
妳說
我不願看它壹點點雕落
是的
為了避免結束
妳避免了壹切開始
3、《雨行》
雲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幹凈
我們打開雨傘
索性塗黑了天空
在緩緩飄動的夜裏
有兩對雙星
似乎沒有定軌
只是時遠時近……
4、《奠》
我把妳的誓言
把愛
刻在蠟燭上
看它怎樣
被淚水淹沒
被心火燒完
看那最後壹念
怎樣滅絕
怎樣被風吹散
5、《詩情》
壹片朦朧的夕光
襯著暗綠的樓影
妳從霧雨中顯現
帶著浴後的紅暈
多少語言和往事
都在微笑中消溶
我們走進了夜海
去打撈遺失的繁星
6、《悟》
樹膠般
緩緩流下的淚
粘和了心的碎片
使我們相戀的
是***同的痛苦
而不是狂歡
7、《泡影》
兩個自由的水泡
從夢海深處升起……
朦朦朧朧的銀霧
在微風中散去
我象孩子壹樣
緊拉住漸漸模糊的妳
徒勞的要把泡影
帶回現實的陸地
擴展資料
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新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後自縊於壹棵大樹之下,謝燁隨後不治身亡。
顧城是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以壹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朧詩,是當時激動人心的思想、文學“解放”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80年代新詩潮運動的起點。
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賦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並奠定了自己的創作風格。1984年創作的《頌歌世界》底蘊反思,格調冷靜。顧城的《壹代人》、《弧線》等詩歌成為朦朧詩論爭中被反復提及的“朦朧詩作”。
1987年到1993年寫出了唯壹的自傳體長篇小說《英兒》。他的詩常以跳躍的短句,迷離的色彩、喃喃自語的獨白,營造壹個遠離塵世的童話世界。
80年代初,這時顧城的自我也由對自然的依附轉向對文化的依附。寫作了《我是壹個任性的孩子》、《壹代人》、《紅衛兵之墓》等具有較強的思辯色彩和社會意識的作品。顧城寫了很多獻給謝燁的詩。這些詩中有著超越現實圄地的異想,努力追求壹個物外的、單純的、與世隔絕的世界。
百度百科--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