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年的初出茅廬開始,到21年成為春晚語言類節目的主力,她11年六上春晚。在今年小品的結尾,還不忘介紹自己的電影,她是自帶幽默細胞的女人,她就是賈玲。大年初壹,她作為導演熒幕首秀《妳好,李煥英》上映。
想必大家早就聽過?妳好,李煥英?這個名字。那是賈玲在16年表演過的小品。它講述賈玲時光穿越到上80年代,和當時正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識、相處的?童話?。在當時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好多觀眾看了都很感動。她又花了整整四年的時間,四年磨壹劍,打造《妳好,李煥英》這部電影。
穿越時把老媽壓身下了,怎麽辦?剛想冒充表妹,壹張口就被人拆穿?電影裏面的笑點很多,而且不會讓人覺得尷尬。每個笑點都處理得很好,在電影中,賈玲和沈騰之間互動,將氣氛調動得很好。
她把眼淚凝結成了劇本。她發現,把它搬上小品舞臺後,悲觀的情緒會淡壹些。19歲的賈玲只身來到北京求學,在大學生活剛壹個月時,她接到了母親意外身亡噩耗。匆匆往家趕的她為了跟媽媽通個話,還曾在車上給有手機的人下跪,可還是沒能見到媽媽壹面。賈玲總會想,哪怕有壹次,為她花過錢也好。如果自己努力的狀態讓她感到開心,自己也會覺得很欣慰。遺憾、悔恨、思念的情緒變成她心裏的傷。?
電影版和小品版的結局不同,結局的反轉?驚為天人?,讓大家意想不到又意猶未盡。而關於這個結局,賈玲在采訪中回應了這個問題,她表示,她有在創作時先想好結尾的習慣,而電影這個結局她想了壹年多。
妳以為妳很愛媽媽了,但是,妳的媽媽會比想象中的更愛妳!此劇前面的情節有多好笑,後面的劇情就有多催淚。弗洛伊德曾表示,童年的經歷影響人的壹生。而每個人初期的經歷、經驗都來自媽媽。母親為人處世的方式和對待生活的態度,將影響孩子的壹生。所以,從賈玲如今的努力、幽默、成就,我們都能看到她母親的影子。好孩子會成為母親的驕傲,而擁有壹位好媽媽,又何嘗不是孩子的驕傲呢!我們或許沒有感受到,如賈玲母親那般的母愛如山,但是我們可以給自己的下壹代留下美好回憶。妳感受到的母愛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