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獨當壹面?拼音:dú dānɡ yī miàn。
獨當壹面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
“獨當壹面”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壹面“,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獨當壹面”。
後晉劉晌《舊唐書·李光顏傳》“會朝廷征天下兵,環申、蔡而討吳元濟,詔光顏以本軍獨當壹面”。清代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將來可以獨當壹面,只嫌功名心重些”。
成語故事:
西漢初期,謀士張良為劉邦出了不少好主意,睢水壹戰,劉邦大敗,問張良有何高招,張良說:“只有楚國大將彭越和齊王田榮及漢軍的韓信可以助妳成就大業”。劉邦聽了張良的意見,采取以攻為守,聯合這三個獨當壹面的將領打敗項羽。
劉邦羽下有諸多謀士以及能獨當壹面的諸如韓信之類的軍事大才,幫著獻計獻策,率兵出生入死,終建帝王之偉業。如今的社會,要想擔當重任,必須擁有足夠的本領和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