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迅的知識分子題材小說中,《傷逝》(作於1925年10月21日,後收入小說集《仿徨》)是惟壹的壹篇直接表現青年婚姻愛情題材的作品。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壹對受到"五四"新思潮影響,要求個性解放的青年知識分子。他們相互認識後,在時代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大膽追求自由戀愛,勇敢地反抗封建道德和世俗偏見,毅然地沖出了家庭的束縛,在眾目睽睽之下同居在壹起。最後卻因涓生得到的壹張辭退信而斷了生路,他們也與狂人、呂緯甫和魏連殳壹樣,在強大的社會勢力面前,無法逃脫失敗的命運。
因此,魯迅創作《傷逝》的目的,不同於當時流行的同類題材小說,不是為了表現青年人為爭取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而對封建婚姻觀的反抗,也不是為了歌頌當時風行壹時的"個性解放思想",而是為了指出"個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探討受"個性解放思想"影響的壹代"五四"反叛青年在沖出家庭的牢籠後如何才能走上"新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