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落盡”本義是指“繁花落盡”(“華”古代同“花”),意思是各種各樣的花落盡了。不過,這個本義已經不用了,現在最常用的有兩個意思:壹是指豪華的生活或奢華的狀態已經結束了,比如形容某某花花公子從奢華的生活跌入困頓的生活,可以說是“繁華落盡,走入困頓”;二是用來比喻從華麗的文風轉變為樸素的風格,比如形容某個詩人的風格從原先的富麗繁華轉入樸素清麗,可以說是“繁華落盡見真淳”。“落盡”是指終了、結束、不存在了。“繁華落盡”也作“豪華落盡”“鉛華落盡”等。
古代“華”同“花”,這壹意思依然保留在“春華秋實”中。而“繁花落盡”中的“繁華”,現在理解為“繁盛、繁榮”,“落盡”指結束、不存在。因此,“繁華落盡”的意思是:形容生活轉型的狀態,即從豪華轉入困境,也可比喻文學創作風格的轉換,即從繁華富麗轉到淳樸自然。
壹、“繁華落盡”形容生活轉入困境我們都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原來就是個公子哥,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然而,由於家庭變故,曹雪芹的生活從奢華跌入困境,最後竟然是“舉家食粥酒常賒”,就是全家都喝粥,喝點酒還是賒欠的。那麽,曹雪芹這種生活變故,就可以形容為“繁華落盡”。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中,賈家同樣是“繁華落盡”而跌入困境之中。
魯迅也曾經說過自己的生活是“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這也可以說是“繁華落盡”而進入艱難的生活狀態。
在文學作品中也有“繁華落盡”的例子。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到了壹個生活艱難而靠賣藝生活的琵琶女,她在年輕的時候也是過著寬綽的豪華生活,但隨著年老色衰而落入困境。這也是“繁華落盡”後的結局。
《西湖佳話》寫到蘇小小的心思 ,她當下是“富貴繁華,無不盡享;風流滋味,無不遍嘗”,但她想到,必須趁此繁華之際未雨綢繆,以防跌入“繁華落盡”後的淒涼生活。可見蘇小小是個富有遠見的風塵女子。
二、“繁華落盡”比喻文學風格演變為淳樸自然金代詩人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其四中,對晉代詩人陶淵明的詩歌大加贊賞,稱他的詩歌是“壹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反感時人作詩雕琢造作,而是崇尚淳樸自然、渾然天成的詩歌,他認為陶淵明的詩歌乍看平淡無奇,但細讀之下余味不盡。後來人們便以“豪華落盡見真淳”來比喻文學作品從繁復富麗轉到淳樸自然的風格,也稱為“繁華落盡見真淳”或“鉛華落盡見真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