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說課稿
作為壹名政治老師,我們應該怎麽樣做好自己的說課稿呢?以下是我精心準備的高中思想政治說課稿,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壹、說教材
1、 教材地位: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新課程《歷史》必修Ⅰ第壹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課,介紹了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在本單元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壹條主線: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
兩對矛盾:中央與地方、君權與相權
三個內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選官用官制度的演變
2、 課標要求: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對這壹節內容作了這的要求: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 說明古代中國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
3、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並掌握從漢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2)掌握從漢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尤其是相權的演變。
3)了解從漢至元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即從察舉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舉制。
4)通過引導學生了解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過程,總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聯系時代背景分析各項措施,理解歷史概念,並逐步總結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引導學生重視圖示、引文等材料,在對歷史材料的研讀和分析中,初步掌握處理歷史資料的壹般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是它的發展軌跡。這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有助於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但也對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形成了阻礙;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政權,都對統壹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做出過自己的貢獻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難點:從漢至元政治制度演變的過程及對重要歷史概念的理解 。
二、說學情
特點:高壹學生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參與意識強, 有壹定獨立思考能力。
不足:歷史知識的儲備不充分,歷史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
對策:加強學生歷史綜合素質的培養。
設計理念:創建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閱讀思考、合作探究、體驗交流等。註重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
四、說教法
講述法、問題探究法、討論法等,創設情境,設疑引思。
五、說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學生自己先預習壹遍教科書,再從網絡、課外讀物中搜集壹些關於古代中國君主與宰相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科舉考試等內容的資料,基本了解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並進壹步布置學生思考: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發展的壹些特點。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2、 新課導入
秦統壹以後開創了壹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麽秦亡以後這些政治制度隨之消亡了沒有呢,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又是如何演變的呢?
直接了當導入新課,使學生迅速進入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內容。
3、問題探究,突破重點、難點
主要講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中央部分學生自學。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包括四個問題:西漢的郡國並行制和漢武帝的推恩令;唐朝的節度使和藩鎮;北宋分割限制地方權力;元朝的行省制度
(1)註重補充材料,讓學自主學習,自主分析,盡可能讓學生動手、動口與動腦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習慣。
材料壹 漢興之初,海內新定,… 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橫逆,以害身喪國。 —《漢書》
材料二 “古者諸侯不過百裏,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裏,緩則驕奢易為,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 —司馬遷《史記》
材料三 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遷為禦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改其枝群…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嘩,疾錯. —司馬遷《史記》
材料四 偃說上曰:“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目的: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養成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習慣。
(2)唐朝藩鎮割據與之後的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由學生自己通過閱讀教材、預習時搜集的壹些資料掌握,將此內容僅作為北宋加強中央集權分割地方權力的壹個背景。要求學生通過對這段背景的理解來分析討論北宋如何解決中央與地方的分權矛盾?
以此背景引出北宋如何解決地方權力過大的難題,培養學生利用歷史背景分析解決重大歷史問題的能力
(3)多媒體展示《元朝疆域圖》:
設置問題:作為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統壹王朝,面對如此遼闊的疆域,假如妳是當時的統治者,該如何有效的對地方進行統治呢?
目的:問題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問題延伸:
討論:學習從漢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之後,分析其演變的趨勢是什麽,反映了什麽樣的特點?
目的:學生互相討論,然後回答老師提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4、課堂小結
本課學習了從漢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以及科舉制度的演變,其中交疊著君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沖突,演變的趨勢和矛盾發展的結果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5、知能訓練,運用遷移
選擇題體現壹定的層次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