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中青鳳與其他狐女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對封建禮教的遵從。青鳳自小由叔父撫養長大,叔父對她十分嚴格,處處以封建禮教的標準要求她,為了恪守封建禮教,她在面對所愛時內心是矛盾而猶豫的,所以青鳳與耿生的感情壹波三折。兩人初次見面時,耿去病對青鳳壹見鐘情,目不轉睛,青鳳則“俯其首”,壹副嬌羞之態。後來耿生故意用腳輕壓她的腳,“女急斂足,亦無慍怒”,說明青鳳對耿生並無憎意,只是封建禮教的思想枷鎖讓她羞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在狐叟壹家搬走前夕,青鳳按捺不住相思之情,只身來見耿去病,她小心翼翼,邁著細碎的腳步。看到耿生後,她又“駭而卻退,遽闔雙扉”,這壹系列動作描寫將青鳳迫切希望見到耿生卻又猶豫不決的心理狀態刻畫的真實可感。幽會中的青鳳羞澀、半推半就,對待愛情的態度充滿矛盾與糾結,這正是情禮之爭在她身上的具體體現。青鳳告訴耿生“過此壹夕,即相思無用矣”,依依惜別之情可見壹斑。後來二人在幽會中被叔父撞見,青鳳“羞懼無以自容,俯首倚床,拈帶不語”,在叔父的責罵聲中“低頭急去”。此時的青鳳不像壹個無拘無束的狐女,更像壹個知書達理、恪守封建禮教卻又無比癡情的大家閨秀。
3、知恩圖報
青鳳同時也是壹個知恩圖報的形象。青鳳與耿去病幽會時被狐叟撞見,狐叟絲毫不姑息叔侄之情,認為兩人私會傷風敗俗,青鳳回房中後,其叔父依然“訶詬萬端”。但當狐叟有難時,青鳳不計前嫌,全力以赴要救出叔父。孝兒前來耿去病處求援,耿去病故意不同意。後來耿生將這件事告訴青鳳,青鳳大驚失色,曰:“果救之否?”隨後青鳳為叔父開脫,說自己從小被叔父撫養長大,養育之恩不能忘懷;另外,之前叔父責罵自己也是家範使然,不是叔父的個人意誌。當耿去病救下狐叟後,青鳳不計前嫌,將黑狐抱在懷中三天三夜,狐叟方才蘇醒。狐叟蘇醒後,青鳳懇求耿生將原來的宅第借給他們,以成全自己回報叔父養育之恩的心意,這些都表現了青鳳知恩圖報的善良本性。
二、耿去病形象
1、狂放不羈
《青鳳》中的耿去病是壹個狂放不羈的書生。他的叔叔壹家不堪諸多怪異驚擾搬離舊宅,
耿去病卻囑咐看守老翁看到或聽到怪異之事就奔來相告,這種不懼邪祟的勇氣表現出他的狂放不羈。闖入舊宅後,狐叟壹家正在飲酒,耿去病大膽闖入,並笑說自己是不速之客。結識狐叟壹家並對青鳳壹見鐘情時,耿去病更是動手動腳,當眾調戲青鳳。後來竟至“神誌飛揚,不能自主”,口出誑語說:“得婦如此,南面王不易也”。
後來,耿去病見到偷偷與他私會的青鳳狂喜不已,青鳳把門關上時,耿生跪在門前懇求她,說只希望捏壹下她的手。青鳳開門後,耿生便抱住青鳳並讓她坐在自己膝蓋上,這壹系列描寫都表現出耿去病狂放不羈的性格特征。
2、執著癡情
耿去病在對待愛情上又是壹個執著癡情的人物形象。初次結識青鳳,耿去病墜入情網不可自拔,老媼發現他喝醉後愈發狂傲就領著青鳳離開,耿去病“而心縈縈,不能忘情於青鳳也”。在愛情的驅使下,他甚至搬到舊宅中居住,只為再次遇到青鳳。後來狐叟為了讓耿生知難而退,幻化成厲鬼相嚇,耿生卻染指研磨自塗,將自己也塗黑與之對視,使厲鬼慚愧而去。之所以不避險惡,正是因為耿去病對愛情的執著癡情。
當耿去病與青鳳幽會被狐叟撞見,狐叟對青鳳嚴厲責罵時,耿去病心如刀割,大聲曰:“罪在小生,與青鳳何與?倘宥鳳也,刀鋸鐵鉞,小生願身受之!”正是源於對青鳳的癡情,耿去病把壹切錯誤都歸咎於自己,生怕青鳳受到壹絲委屈。
3、富有俠義心腸
耿去病富有俠義心腸,清明節掃墓歸途中,他見到兩只狐貍被壹犬逼逐,壹只逃走,另外壹只“依依哀啼”。耿去病“憐之,啟裳襟,提抱以歸”,這壹細節足見耿去病極富同情心和俠義心腸,並沒有因為狐貍是異類而放棄它們。同樣,當得知所救狐貍就是青鳳時,耿去病也沒有因為青鳳是狐女而憎惡她,反而“如獲異寶”。
後來狐叟有難,孝兒請求耿去病救自己的父親,耿生表面不同意,實際還是不計前嫌,救下了狐叟。
三、狐叟形象
1、嚴苛的封建家長
《青鳳》中的狐叟是壹個嚴苛的封建家長形象,他代替青鳳的父親行使家長的職權,對青鳳管教甚嚴。青鳳明知耿去病的成釙椋?卻不敢接受,原因在於“叔閨訓嚴,不敢奉命”。當狐叟發現耿去病與青鳳的深情厚誼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成全青鳳的愛情而是怕青鳳與耿去病的私情有辱門戶,所以化作厲鬼恐嚇耿生,好讓他知難而退。不料耿生在愛情的驅使下卻對這險惡處境無動於衷,後來狐叟不得不舉家搬遷。在搬遷前夕,狐叟撞見青鳳與耿去病幽會,便嚴厲苛責青鳳,怒罵:“賤輩辱吾門戶!不速去,鞭撻且從其後”!狐叟的所作所為正是封建家長的專橫做派。
2、長者風範
值得註意的是,看似冥頑不化的狐叟在被耿去病救下性命之後,了解到耿去病對青鳳的癡情以及事情的來龍去脈,對耿去病“慚謝前愆”,冰釋前嫌。後來就像壹家父子壹樣,再也沒有猜忌,和和美美地和諧***處。遵守封建倫理的狐叟也非蠻橫無理之人,而是展現出了長者風範。
四、孝兒形象
作者對孝兒著墨不多,卻將其形象塑造的真實鮮活。耿去病私闖舊宅,驚到狐叟壹家,狐叟與耿去病談話間招來孝兒,“孝兒亦倜儻”,與耿去病壹見如故。後來,冰釋前嫌後孝兒還經常到耿生書房談笑喝酒,其樂融融。後來還當了耿去病兒子的老師,“循循善教,有師範焉”。可見孝兒在文中就是壹個風流倜儻的謙謙君子。
除此之外,孝兒又是壹個恪守孝道的理想化人物。當自己的父親遭遇橫禍時,孝兒找到耿去病,伏地不起,悲愴欲絕,希望耿生能伸出援手拯救他的父親。耿去病佯裝不救時,孝
兒“哭失聲,掩面而去。”
正是這些熠熠生輝的人物形象,***同書寫了狐女青鳳和書生耿去病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和人物形象的演繹,青鳳和耿去病在追求愛情自由的道路上,由矛盾仿徨最終上升到對愛情堅定不移的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