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是壹種能夠漂浮起來的天燈,能夠在點燃之後飛到天上去,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放孔明燈的習俗,特別是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有放孔明燈的風俗,在墨西哥、臺灣、菲律賓、日本等地都有放孔明燈的習俗。孔明燈現在在中國非常的普及,即使是在平時也有很多放孔明燈的。孔明燈的來歷更加給這種工藝品帶來了壹種神秘感。
孔明燈的來歷:孔明燈之所以被稱為孔明燈有兩個原因。壹個是孔明燈的外型是壹個圓柱體,或者是方柱體,看起來非常像是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此被稱為孔明燈。另壹個原因是這種燈據說是三國時期的孔明,也就是諸葛亮發明的,所以被稱為孔明燈。
據說諸葛亮有壹次被司馬懿圍困在平陽,無法送出消息搬來救兵,於是諸葛亮發明了孔明燈,將求救的小紙條放在孔明燈下,之後算好了風向,將孔明燈放出去,這樣孔明燈帶著諸葛亮求救的消息升上了天空,後來諸葛亮依靠孔明燈帶出的消息,成功地得到解救突圍出去。諸葛亮因為別號為孔明,所以後人將諸葛亮發明的這種可以飛升的天燈稱為孔明燈。
孔明燈被諸葛亮發明出來之後,得到了人們的喜愛,後來人們每逢喜慶的時候就通過放孔明燈進行祈福,這個時候人們將自己的心願寫在小紙條上,讓孔明燈帶著飛上天空,所以孔明燈又有祈福,祈願的作用,每當重大的節假日,比如元宵節和中秋節等節日,都放飛孔明燈祈福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