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麽寫教案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泥工大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泥工大班教案1活動目標:
1、感受玩泥的樂趣。
2、嘗試運用團、搓、按、捏等技能制作喜歡的作品,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感受陶藝藝術的特征,加深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黃泥、圖片、泥工作品、牙簽、珠子、竹簽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準備了壹件好玩的東西,想送 給大家,妳們想要嗎?
(出示黃泥並分泥)請小朋友們想壹想,泥巴可以怎麽玩?幼兒演示,在玩泥的過程中提問:感覺泥巴是怎麽樣的?(引導幼兒說出泥巴的特性)通過玩泥了解泥巴可塑性強,比較容易成形。
2、欣賞陶藝作品,引導幼兒學習制作方法
泥巴的用途可大了,它可以通過多種程序來制作成壹些好看的陶藝作品,這是我們 中國文化的壹種。(欣賞圖片)
老師這裏也準備了壹些泥工作品,小朋友們想看看嗎?(出示第壹組作品)這裏全是特色小吃,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它是怎麽做成的?然後請小朋友講解觀察到的制作過程,老師加以補充。(然後出示第二組作品)這裏是動物之家,請小朋友們討論壹下這些小動物是怎麽做成的?請代表講解,教師補充。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制作這樣的泥工作品,下面請每個小朋友選擇自己的位置,制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制作的過程中有些工具很危險,容易紮到同伴。像:竹簽,等,小朋友們用時要註意安全。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註意提醒幼兒:分泥要註意大小比例,連接時要稍用力,連接位置要正確,特別是小動物的胳膊與腿。
4、欣賞作品
老師請幼兒 評價,誰的作品最漂亮。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愉悅了孩子的身心,讓他們嘗到了久違了的快樂,同時給我也帶了啟發和深思,使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壹面,特別是發現了壹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孩子卻有著壹雙靈巧的手,有著壹個愛幻想的大腦。通過本次活動,使我看到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無邪的童心,這是平時課堂上難以發現的,這次活動給了孩子壹個動手的機會,壹個創造設計的空間,活動中孩子們勤於思考,樂於動手,敢於創造,不論作品的大小、樣式,只要他們動手了,只要他們感到快樂了,就壹定有收獲。
泥工大班教案2壹、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食物,知道它們的來源。
2、養成不浪費糧食,不挑食的好習慣。
3、大膽表現各種形狀的食物,掌握搓,壓,拉的技能,並學會用壹些材料裝飾“食物”體驗制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食物——米飯,面包,饅頭;彩泥若幹。
三、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出示食物實物(面包,饅頭)請幼兒說說是什麽食物。
2、組織幼兒進行講述活動:我知道的食物,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所了解的食物種類。
(1)妳見過哪些食物?它是從哪裏來的?
(2)妳喜歡哪些食物?它們是什麽味道的?妳為什麽喜歡它們?
3、對幼兒的發言進行總結,告訴幼兒這些食物都是經過叔叔阿姨辛勤勞動才能做出來的,小朋友應該愛惜糧食,不能浪費。
4、出示教學圖片。向幼兒介紹幾種奇特的食物---如雲南的竹筒飯,西藏上午手抓飯等,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幼兒明白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種類,式樣日漸豐富。在生活當中人們每天都離不開食物。各種食物都吃的人才能健康和聰明,所以小朋友不能挑食。
5、教師出示彩泥,同時利用彩泥示範制作食物,引發幼兒自己制作食物。
6、制作活動:我喜歡的食物。
(1)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讓幼兒討論:自己喜歡的食物的形象設計。
(2)給幼兒發下彩泥,教師講解大體的制作方法。讓幼兒掌握搓、壓、拉的技能。
(3)指導幼兒學習用彩泥制作出各種各樣的食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各種性質的食物。
7、把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幼兒互相交流,同時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泥工大班教案3在壹次遊戲活動中,為了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我讓幼兒用橡皮泥捏壹個小娃娃。本次活動是鞏固泥工技能的壹次活動,主要是繼續鞏固學習團圓、搓長、壓平;在活動的準備方面,除了提供幼兒都所熟悉的橡皮泥、泥工板之外,還提供了牙簽讓幼兒自選使用。
對於此次活動的開展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1.幼兒泥工基本技能掌握較好。
幼兒都能正確對泥進行團圓、搓長、壓平,能根據常識對人的構造進行泥塑。有些幼兒還能根據泥的大小選擇不同手位進行泥塑。如進行頭部的泥塑時,由於泥比較多,幼兒都會把泥放置於手心,然後進行團圓;而進行眼睛部位的泥塑時,由於泥比較少,有些幼兒就能自覺變換思維,將泥放在大拇指與食指間進行團圓,這樣就使團圓出來的圓更細致。
2.註重培養幼兒的合作行為。
中班是培養幼兒合作行為的時期。因此,我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在泥工操作方面,由於活動所使用的橡皮泥都是單色的,這必將會影響幼兒對作品的創作。所以,我在活動中就引導幼兒能將橡皮泥與旁邊的幼兒互換顏色使用。這樣壹來既節省了材料,方便幼兒收拾,使得作品更美觀,另壹方面是為幼兒的邊學邊玩邊交流提供壹個更好的機會,更主要的是有意識的培養幼兒的合作、分享行為。
3.改進之處
不過,我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仍發現壹些問題:大多數幼兒對臉部五官比例的塑造不夠明確,團圓大的泥時也不夠均勻,作品完成情況還不錯,但還是比較粗糙。
5、總結
對今天的活動我有下面兩點總結:壹是在今後的活動中,應該提出更明確的要求,更加強調作品的細節,提高作品的質量;二是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對橡皮泥進行操作,使幼兒對其操作有更多的熟悉度。
泥工大班教案4活動目標:
1.學會運用泥工的.多種技能,表現海洋中的動物與植物。
2.並學會用小棒雕刻的方法來表現細小的部分。
3.發展觀察力,初步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每人壹張藍色的卡紙,泥塊,小棒,海底世界的錄像。
活動過程:
壹、組織幼兒觀看海底世界的錄像,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我們在電視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動物和植物?
教師再放錄像壹次,觀察海底的動物是什麽樣子的:《重點觀察各種畫類、烏龜、蝦的外形特征。
二、教師講解制作要求,重點講解雕刻方法。
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塑造出海底世界的景象,請小朋友將妳想做的動物及植物用泥雕在藍色的卡紙表面,做完後為了讓小動物做的更加形象。小朋友還可以利用這些小棒在動物或植物的表面雕刻出相應的花紋。
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指導能力較差的幼兒首先確定主要內容。制作出簡單的動物形象,利用小棒,簡單雕刻。
指導能力強的幼兒表現出有情節的性的畫面。通過制作,水紋波及草等畫面更加完整。
四、展示作品
師:妳最喜歡哪壹個?為什麽?
泥工大班教案5活動目標:
1、在團、搓、壓等泥工活動的技能基礎上,借用輔助工具(剪刀、黑豆、毛線等)塑造小花貓形象,並給花貓裝飾不同的花紋。
2、能看圖譜有目的地進行塑造活動,有初步的獨立塑造的能力。
3、樂於在泥工活動中探索使用輔助工具和材料,體驗捏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小花貓的制作示意圖;糧倉壹個,老鼠2只
2、學具:橡皮泥、剪刀、紅綠豆、牙簽、毛線若幹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桌面教具,引出活動的主題。
——在壹個農場裏有壹個糧倉,最近老鼠鬧得可厲害了,吃掉了許多的糧食。所以今天的泥工活動就要請小朋友來捏小花貓,治治這些老鼠。
——老師這裏有壹張圖片,只要妳順著壹個壹個的圓圈和圓圈裏的箭頭,邊看邊思考,就能找到捏小花貓的絕招。
2、教師出示示意圖,小朋友觀察圖片,提己的疑義,教師請小朋友來解決同伴的疑義,幫助幼兒理解制作步驟中重點的幾步。
教師:請小朋友用幾分鐘的時間來看這張示意圖,如果有什麽看不懂的,不明白的,等會兒可以提出來。
教師:——現在,妳有什麽不懂的,哪壹步不明白,請提出來。
——這個疑問有誰能夠幫助他,告訴他什麽意思?
——還有的圖示妳們都懂了嗎?我來考考妳們,這幅圖是什麽意思?應該做什麽?(教師將圖片的重難點部分提出來,了解孩子的觀察結果,給予適當的指導。)
——完整地簡單講解圖示的含義,幫助幼兒進壹步理解圖譜中符號的意義。
3、分析小花貓的身體特征,幼兒談談自己看見的小花貓花紋是什麽樣的,幫助幼兒了解花貓的多種多樣的花紋。
教師出示圖片:
——妳們瞧,這些小花貓的花紋有什麽不同?
——妳見過什麽花紋的小花貓呢?(幼兒講述自己見過的花貓的花紋顏色。)
4、交代捏泥的要求,幼兒進行看圖操作。
(1)教師:
——在袋子裏有幾塊大的橡皮泥和幾塊小的橡皮泥,大的橡皮泥是用來做頭和身體的;小的橡皮泥用來做裝飾花紋;
——還有壹些材料,我們看看是什麽?這些材料有什麽,怎麽用,圖示上也有;
——最後壹個要求,也是很重要的壹點:在搓、壓、剪以後,橡皮泥的表面應該是很光滑的。裝飾的花紋要是很細致的。
(2)幼兒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孩子在制作的過程中看圖進行。)
(3)請小朋友把做好的花貓放到糧倉的周圍,鼓勵先做好的小朋友給糧倉四周的邊上捏壹些小花進行裝飾。
5、欣賞大家的作品,鼓勵幼兒繼續探索制作不同姿態的小花貓。
教師:有了這麽多神氣、威猛的小花貓,糧倉裏的糧食就有保障了。小花貓除了會跳起來抓老鼠,還會慢慢地散步、睡覺、伸懶腰、玩球、翻跟鬥,這些不同姿態的小花貓妳能做出來嗎?老師把這些任務留給妳們到區域裏去完成吧。
泥工大班教案6[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食物,知道它們的來源。
2、養成不浪費糧食,不挑食的好習慣。
3、大膽表現各種形狀的食物,掌握搓,壓,拉的技能,並學會用壹些材料裝飾“食物”體驗制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食物——米飯,面包,饅頭;彩泥若幹。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出示食物實物(米飯,面包,饅頭)讓幼兒認識幾中常見的食物。
2、組織幼兒進行講述活動:我知道的食物,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所了解的食物種類。
(1)妳見過哪些食物?它是從哪裏來的?
(2)妳喜歡哪些食物?它們是什麽味道的?妳為什麽喜歡它們?
3、對幼兒的發言進行,告訴幼兒這些食物都是經過叔叔阿姨辛勤勞動才能做出來的,小朋友應該愛惜糧食,不能浪費。
4、出示教學圖片。向幼兒介紹幾種奇特的食物---如雲南的竹筒飯,西藏上午手抓飯等,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幼兒明白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種類,式樣日漸豐富。在生活當中人們每天都離不開食物。各種食物都吃的人才能健康和聰明,所以小朋友不能挑食。
5、教師出示彩泥,同時利用彩泥示範制作食物,引發幼兒自己制作食物。
6、制作活動:我喜歡的食物。
(1)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讓幼兒討論:自己喜歡的食物的形象設計。
(2)給幼兒發下彩泥,教師講解大體的制作方法。讓幼兒掌握搓、壓、拉的技能。
(3)指導幼兒學習用彩泥制作出各種各樣的食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各種性質的食物。
7、把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幼兒互相交流,同時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泥工大班教案7活動目標
1.感受玩泥的樂趣。
2.嘗試運用團、搓、按、捏等技能制作漢堡包,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漢堡包
2.動畫片:我的美味三明治
3.各種顏色的橡皮泥若幹份。
動畫片
活動過程
壹、出示圖片漢堡包,調動幼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看壹看這是什麽?妳們吃過漢堡包嗎?
問:哪個小朋友來說壹說,漢堡包是什麽樣子的?有什麽特點?
(圓圓的,裏面有好多好吃的東西)
2.妳們知道漢堡包是怎麽做出來的嗎?
(面包、肉,菜)
二、探索漢堡包的制作方法。
1.動畫片:我的美味三明治
請小朋友們看看動畫片裏小動物們是怎樣制作漢堡包的。
2.討論:
漢堡包有幾層呢?都有那些東西包在裏面?
(漢堡包裏面有面包、肉、生菜,裏面還有沙拉醬)
3.妳們想不想看看老師怎樣制作壹個漢堡包呢?
三、教師制作示範
1.重點演示雙手團泥。
2.將泥團圓後放在手心進行按壓、壓扁。
3.選兩塊做最外層的面包,裏面放兩層:
壹層做生菜,壹層做奶酪,最裏面的防疫曾作為雞塊。
4.壹層壹層的包起來,壹個美味可口的漢堡包就做好了。
四、幼兒制作美味可口的漢堡包。
制作前,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團、搓、捏等動作表演,加深幼兒對基本動作的理解。
五、展示並交流自己的作品及制作的方法。
1.請幼兒介紹自己制作漢堡包的方法。
2.引導幼兒相互評價作品,分享制作美食的樂趣。
泥工大班教案8壹、活動目標:
1、在學會團、搓、壓泥的基礎上,借用輔助工具(剪刀、牙簽)塑造鱷魚的基本形象。
2、願意嘗試看圖譜進行學習,培養獨立塑造能力。
3、體驗捏泥過程中的成功感。
二、活動準備:
1、橡皮泥若幹;泥工板、剪刀、牙簽人手壹份;
2、鱷魚制作圖壹張。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鱷魚和猴子的手指遊戲
2、基本部分
(1)了解鱷魚制作過程圖
師:看,長長身體,扁扁的尾巴,尖尖的牙齒鱷魚來啦!(出示鱷魚)
師:猜猜,它是怎麽做的?(幼兒自由猜測、講述)到底是怎麽做的呢,我們壹起來看看(揭開鱷魚身體、頭制作圖)鱷魚是怎麽做的,看得懂嗎?看不懂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壹下,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到前面來看。
師:討論好了嗎?誰來告訴我?(多請幾名幼兒講述)
師:剛才妳們講了這麽多,現在我們壹起來看壹看。(依次看圖)那尾巴呢?現在知道身體和尾巴怎麽做了吧,小手拿出來,我們壹起來做壹做。
師:我這還有兩張圖,(出示前面兩張圖)什麽意思呢?
師:(根據幼兒回答提煉)壹團泥分兩份,壹份大來壹份小,大的做身體,小的做頭部。身體和尾巴怎麽做呢?還記得嗎?
幼:搓個大圓搓長條做身體,片片鱗片剪剪剪,前面再來剪壹刀,搓個小圓壓長條稍稍壓扁,拿把剪刀剪壹剪,鱷魚嘴巴張開了``````
(2)幼兒制作鱷魚
師:我也給妳們準備了泥、泥工板和剪刀,來吧,讓我們壹起來做條鱷魚吧(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泥工大班教案9壹、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進行操作學習。 即在會團、搓、壓泥的基礎上,學習壓坑、捏邊的技能,能表現餐具的基本形狀和特征。
2. 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的不同大小分泥,培養幼兒根據實物獨立塑造的能力。
3. 發展幼兒手指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二、教學準備:
(1) 課前觀察家裏的餐具,如:碗、盤子、勺子、筷子。
(2) 泥、泥工板若幹,玩具娃娃、桌、椅擺成將要就餐的場面。
三、教學過程:
1. 出示娃娃即將就餐的場面,導入活動。
2. 引導幼兒觀察或回憶實物餐具,教師講解示範制作餐具的方法。學習用團圓、壓坑、捏邊、壓扁、搓的技能,捏制小餐具。
碗:從上向下看,是壹個圓圓的凹坑。要先將泥團圓,用大拇指壓個坑,其余四個指頭放在外面,邊捏邊轉動泥,只要把邊捏的壹樣薄就行了。
盤子:從旁邊看,圓圓的扁扁的,中間低,邊稍高。先把泥團圓壓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邊捏的稍豎起來即可。
勺子:從上向下看,壹頭是長柄,壹頭是橢圓,是凹的。先將泥搓成胡蘿蔔形,在粗頭壹端用大拇指摁進去即成。
筷子:兩根長短、粗細相同的棍。將泥分成壹樣大的兩塊,搓成壹樣長、壹樣粗細的兩個長棍。
3.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 重點讓幼兒用團圓、壓坑、捏邊、壓扁、搓等技能捏制小餐具。
5. 將做好的餐具送到娃娃餐館,放到小夥伴面前,請小夥伴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