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知足與不滿足高二作文

知足與不滿足高二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壹塊。那要怎麽寫好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知足與不滿足高二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知足與不滿足高二作文1

知足還是不滿足,這似乎是壹個矛盾的問題。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俗話說:“知足者常樂。”

這句話說的不錯。壹個心中只想著自己沒有的東西,對他人充滿嫉妒與憎恨的人,又怎能得知快樂為何物?能夠看到自己擁有的,並為自己所有的而知足,才會心中常樂。

“人心不足蛇吞象。”此話雖有些誇張,但我們不妨假設壹下,假若蛇真的吞了象,那結果又會如何?先不論象將會如何,蛇因壹時貪念,做了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想來自然不會好受。若是這樣,那又何必呢?

若是能知足常樂豈不甚好?就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陶淵明。他因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在壹句“不為五鬥米折腰”之後,便毅然棄官而去。雖沒有其他官員的榮華富貴,但他仍可安居於田園之中。享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感,品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境。他並非擁有全部,但卻能知足並常樂。

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知足,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時時刻刻地知足,從而變得不思進取。

方仲永曾是何等的天縱之才,年僅五歲便能吟詩作賦,壹時間廣為人知,鄰人紛紛請之做客。名有了,利有了,鐘永的父親滿足了,方仲永也滿足了。父親未曾想過送兒子去學堂,兒子也未曾願意再進壹步深造。他們只是沈迷於諸多的贊美聲中,無法自拔,在自己的才華”不能稱前時之聞“後仍然不知悔改,最終”泯然眾人矣“。壹顆璀璨的明星就此暗淡,令人觸目驚心。

而愛迪生卻從”低能兒“到”發明大王“,他的`動力正是來源於不滿足。若沒有壹顆不滿足的心,他在發明第壹件產品並收獲名利後就停止,也就沒有之後諸多發明的問世;若沒有壹顆不滿足的心,他在研究燈絲第壹次失敗就放棄,也就沒有之後燈泡的誕生;若沒有壹顆不滿足的心,他在獲得壹定知識後就滿足,也就沒有之後的博學多才……

由此可見,不滿足是十分必要的,對於剛取得壹點成績的人來說尤為重要。

知足與不滿足,其實並不矛盾。知足,讓人生閑適而樂觀;不滿足,讓平庸蛻變為偉大。知足卻不滿足,妳將到達成功的彼岸!

知足與不滿足高二作文2

有人說,不要老想著妳沒有什麽,要想到妳擁有什麽,也有人說不要老想著妳擁有什麽,要想到妳沒有什麽。細細想來,的確如此。當妳失去的時候,不要耿耿於懷、懊惱不已,不如享受自己已有的,也許會輕松很多。當妳已經擁有了自己渴望的東西,回顧壹下,是否失去了什麽、還欠缺什麽,切記不思進取。

面對苦難。知足讓自己更加愉快地去克服它,知足常樂。苦難致使他雙腿癱瘓,終身只能與輪椅相伴。史鐵生終究只是個普通人,他不是神,有過迷茫、想過輕生,但他終究是戰勝了自己,盡管自己不能像劉翔那樣在賽場上跨過鮮紅的終點線。但他還有頭腦,還可以暢所欲言。正因為知足,他樂觀的面對苦難、從容的面對死亡,如果他屈服於苦難,不懂知足,又何來的今天?

“如果這壹生不幸,我希望有來生。如果這壹生是幸福的,我今生已是滿足的了。”是阿,沒有高官厚祿,但我有怡然自得、無拘無束,知足讓自己活的更瀟灑。然而,面對苦難更知足,卻不代表凡事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銳意進取,不滿足於壹點點小小成就,才可能綻放人生的光芒。

同樣的起步,卻有不同的終點。原因在於取得成績時的態度,沾沾自喜終究會止步不前。明確目標,更加不懈地為之奮鬥,才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面對成績,不滿足讓自己更加充滿鬥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侖的話告訴我們,不滿足是成功的前提,愛迪生用智慧點亮世界、袁隆平用汗水使饑餓遠離、貝多芬用淚水感動世界,是什麽讓他們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是不滿足,不滿足讓愛迪生試驗幾千次仍不言棄,不滿足讓袁隆平田間揮汗,幾十年如壹日,不滿足讓貝多芬失聰後仍不舍不棄。

知足,讓傷痛化為力量,不滿足,讓平庸蛻變為偉大。知足卻不滿足,讓人生的麥田收獲迷人的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