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語文小學五年級上冊蘇教版練習與測試答案標準

語文小學五年級上冊蘇教版練習與測試答案標準

五上第壹單元復習

1、《師恩難忘》

壹、本學期我們要養成讀書做筆記、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讀書做筆記有三種形式:摘抄 、編寫提綱 、寫讀後感 。

二、填空:

《師恩難忘》是壹篇深情而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他通過對小學壹年級壹位教導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對文中“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的理解是: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與懷念之情。也比喻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激起作者對文學的熱愛與向往,最終使作者走上了文學之路。

三、贊美老師的名言: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根據提示寫成語。

1、形容口才好的成語有: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出口成章、語驚四座

2、形容人才學出眾的成語:才高八鬥、 學富五車、才華橫溢、滿腹經綸 博古通今

3、八字成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不經壹事,不長壹智。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道高壹尺,魔高壹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五、詞語解釋:

1、娓娓動聽:形容說話婉轉生動,使人愛聽。

2、身臨其境:親身來到某種境地(體驗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勝:勝,勝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帶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關於讀書的名人名言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 杜甫《奉贈書左丞丈二十二韻》

(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西漢 劉向

(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 《觀書有感》

2、陶校長的演講

壹、填字:

Lian 鍛(煉) 精(練)(連)接 簡(練)(煉)鋼

Ji 立(即) (即)使 (既)然 (及)時 奮筆(疾)書

Li (歷)史 日(歷) 鼓(勵)(厲)害 激(勵) 再接再(厲)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陶校長”是陶行知,他被毛澤東主席稱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學生每天從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問壹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生命之本;學問是壹切前進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體現了老壹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2、這是壹篇演講稿。演講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演講的主要特點:真實性、鼓動性。

三、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並用所填的詞語寫壹句話。

1、根本壹壞,(即使)妳有壹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即使困難再大,我們也要想辦法解決,絕不能向困難低頭。

2、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

我們既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也要重視道德的修養,學做真人。

四、陶行知的名言。

1、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2、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4、我是中國人,我愛中華國。中國現在不得了,將來壹定了不得。

3、古詩三首

壹、讀古詩填空。

1、《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詩歌記述了(詩人前往山中尋訪隱者而沒有遇到)這件事。通過與童子的問答,體現了隱者(高潔)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之情)。

2、《所見》是(清)朝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描繪了(壹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古詩動靜結合,活潑有趣,牧童先是(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是因為他 “(意欲捕鳴蟬)”。我們還從詩中“"(捕鳴蟬)”壹詞中可見當時是(夏季)。

二、搜集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楊萬裏)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草長鶯飛二月天, 籬落疏疏壹徑深, 蓬頭稚子學垂綸,

拂地楊柳醉春煙。 樹頭花落未成陰 側坐莓苔草映身。

兒童散學歸來早, 兒童急走追黃蝶 路人借問遙招手。

忙趁東風放紙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怕得魚驚不應人。

三、解釋:

不知處:不知道在何處。 振:震蕩。 林樾:林中成陰的地方。 樾:樹陰。意欲:心想。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鳴叫著的蟬,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聲歌唱了。(這兩句是因果關系。)

練習壹

壹、“詩中有畫”的古詩:

《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禛)

壹蓑壹笠壹扁舟,壹丈絲綸壹寸鉤。

壹曲高歌壹樽酒,壹人獨釣壹江秋。

二、帶有“風”字的古詩。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6、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第二單元各課復習要點

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壹、字詞:

形近字:錦 棉 綿

二、課文:

1 課題的含義是(走進大自然,去探索發現其中的奧秘。)

2、祖國(敞開了)綠色的大門,給孩子們壹片(清涼的綠陰)。去吧,去呼吸山水間(山水間芬芳的空氣),去吧,去打開大自然(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A,這段話即是文章的開頭,也是文章的(結尾),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喚著人們去(答案: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B,這段話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為什麽?妳喜歡這綠色的課本嗎?

(答案:因為大自然裏蘊藏著豐富的知識,綠色的大自然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麗多彩,同時綠色象征著生命,象征著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我喜歡這樣的課本,因為大自然中隱藏著許多奧秘,能給我們帶來歡樂和收獲。 )

三、拓展練習:

1、描寫自然風光的成語: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花紅柳綠、沃野千裏

2、仿寫詩句:

青山說:攀登吧,飽覽無限的風光,滿懷少年的豪情!

綠水說:前進吧,奔向浩瀚的大海,顯示少年的胸襟!

(小鳥說):(飛翔吧),(飛向遼闊的天空),(展示少年的才華)!

(沃野說):(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獲甜蜜的果實)!

3、學完這課,妳想到了那些名言?(實踐出真知;百聞不如壹見;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5裝滿昆蟲的衣袋

壹、字詞:

同音字:察 查 ;形近字:紡 放 防 仿 ;多音字:中 惡 著 背 載

二、課文:

1、課文記敘了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訴我們(答案:從小就應當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

2、課文為什麽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

(答案:“裝滿昆蟲的衣袋”最能集中體現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珍愛,懂得壹個人只有執著追求,才能在他從事的事業中取得輝煌的成就。)

三、拓展練習:

1、照樣子寫詞語:

甜滋滋: 香噴噴、水靈靈、白花花、濕漉漉

鼓鼓囊囊:勤勤懇懇、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風風雨雨

鳥棲蟲居:龍吟虎嘯、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龍飛鳳舞

2、頒獎詞:法布爾,壹個從小就迷戀昆蟲的人,對科學、自然的熱愛,執著追求的精神引領他成為了舉世聞名的昆蟲學家,寫就壹部宏偉詩篇《昆蟲記》。

6、變色龍

壹、字詞:

同音字: 震、振; 筒、桶; 距、拒

用“繪聲繪色”、“名副其實“造句。

二、課文:

1、變色龍,學名(避役),因為它能夠(根據環境迅速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稱變色龍。

2、本文通過我們(發現變色龍)、(端詳變色龍)、(放回變色龍)的過程,展示了變色龍的特點,從而提醒人們應當(保護動物)。

3、簡要的介紹壹下變色龍。變色龍會變色,外形奇特,壹目二視,捕食神速。

三、拓展練習:

寫出表達“看“的詞語:窺探、觀望、凝視、眺望、端詳

寫出表示時間快的詞語:剎那間、頃刻間、霎那間、壹瞬間

寫出含有動物的成語:萬象更新、鼠目寸光、雞飛狗跳、畫蛇添足

7、金蟬脫殼

壹、字詞:

多音字:殼 ;形近字:柿、肺 ;同音字:協、脅、協、諧

二、課文:《金蟬脫殼》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啟發人們(留心觀察事物)。

三、拓展練習:

1、照樣子寫詞:

枝繁葉茂:桃紅柳綠、風和日麗、山清水秀、風平浪靜

2、當妳閱讀“金蟬脫殼”的具體過程時,壹定被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吸引了吧。那妳想到那些名言呢?(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練習二

1、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3、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請妳再寫出幾條歇後語:(並選壹句說壹句話)

芝麻開花——節節高: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這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4、寫出兩句關於“觀察”的名人名言:

第三單元復習

壹、字詞部分

妥帖 貼補 驚慌 說謊 壹貫 習慣

貪婪 貧窮 機械 戒心 推敲禮貌

多音字:濟 濟南 接濟 蒙 蒙騙 蒙蒙亮

二、《成語故事》

1 《成語故事》分別講了_《自相矛盾》__、_《濫竽充數》_、_《畫龍點睛》_。

“自相矛盾”比喻壹個人的言語或行為前後抵觸,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前後壹致。

舉例:.“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混在行家裏面充數,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裏面充數。告訴我們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立身處世。

舉例:

“畫龍點睛”比喻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地方加上精辟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2、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拔苗助長 杯弓蛇影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望梅止渴 背水壹戰 四面楚歌 紙上談兵

來自神話故事的成語:大鬧天宮 火眼金睛 精衛填海 開天辟地

3、總是……她大大咧咧的,做事總是不能讓人放心。

不要……而要……我們不要過分地依賴父母,而要學會獨立。

三、《推敲》

1、《推敲》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中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敲”原先是“推”,因此,後人把在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妳認為用“推”,還是用“敲”好?請說明理由:(1)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明妳是壹個懂得禮貌的人。(2)用“敲”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讀起來也響亮些。

3、本課講的是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苦吟詩人”)與韓愈壹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表現了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4、課後習題4推敲練習

(1)“訪問”與“拜訪”。“訪問”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並跟他談話。“拜訪”也是訪問,但對被訪者包含了敬意,是禮節性的訪問。文中用“拜訪”,說明賈島對朋友充滿敬意,並非壹般性的“訪問”。

(2)“即時”與“即興”。“即時”是立即的意思。“即興”是對眼前情景有所感觸,臨時發生興致而創作。文中用“即興”是說賈島的《題李凝幽居》壹詩是即景生情,有感而發的。

(3)“安靜”與“寧靜”。“安靜”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寧靜”指(環境、心境)很安靜,表示靜的程度很深。文中用“寧靜”準確地描寫出月夜特定環境的特點。

四、《嫦娥奔月》

1本文是壹篇 神話故事。描寫了三個個性色彩很濃的人物,分別是美麗善良、舍己為民的嫦娥, 力大神勇、造福百姓 的後羿, 奸詐貪婪 的逢蒙。

2、我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請妳把它們連起來。

正月初壹 新春佳節 正月十五 元宵節

五月初五 端午節 八月十五 中秋節

九月初九 重陽節

我還知道這些節日:(七月初七七夕節 四月五日 清明節 )

4、寫出兩句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照樣子寫詞語。

飄飄悠悠:支支吾吾 浩浩蕩蕩 恭恭敬敬兢兢業業 吞吞吐吐

碧藍碧藍:雪白雪白 金黃金黃 烏黑烏黑 火紅火紅 瓦藍瓦藍

五、《伊索寓言》

1、本學期我們學習的三篇《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狐貍和烏鴉》告訴我們:

3、《牧童和羊》告訴我們:

4、《蟬和狐貍》告訴我們:

5、妳還知道有哪些伊索寓言: 、 、

從其中 壹則中妳明白了:

六、練習三

1、寫出和戲曲有關的諺語:

臺上 , 。

師傅領進門, 。

要練驚人藝, 。

若要戲路通, 。

藝多 , 。

百日 , 。

2、幸福,不在於(取得),而在於( 奉獻 )。(奉獻 ),方(使心靈豐滿而充實)。

仿《幸福》寫話:

河流的幸福,在於給魚兒壹個舒適溫暖的家,讓它們快樂的嬉戲。所以河流在歡樂地不停奔唱。

蜜蜂的幸福,在於在花叢中親吻著花朵,帶給人們上好的花蜜。所以蜜蜂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小鳥的幸福,在於站在枝頭歌唱,唱出悅耳、動聽的音符,讓憂愁的人們,變得快樂。所以鳥兒在空中歡樂地飛翔。

蠟燭的幸福,在於把自己點燃,為人們照亮世界。燃燒了,給世界留下壹片光明。

老師的幸福,在於把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讓我們茁壯成長。所以老師的臉上每天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幸福,不在於取得,而在於奉獻。奉獻,方使心靈豐滿而充實。

3、星期天,小明約妳去網吧玩遊戲,妳會說:不,小明,我們別去!我們還很小,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能隨便進入網吧等公***場所;再說過度沈迷於網絡遊戲容易上癮,影響我們身心健康成長。我們還是到別的地方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