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惠崇春江晚景 古詩

惠崇春江晚景 古詩

惠崇春江晚景古詩: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是蘆葦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

註釋:

惠崇(亦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壹,能詩能畫。《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兩幅,壹幅是鴨戲圖,壹幅是飛雁圖。

蔞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

河豚:魚的壹種,學名“鲀”,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產於我國沿海和壹些內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上:指逆江而上。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壹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年)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禦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放縱不羈,雄渾豪邁,為“唐宋八大家”之壹。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創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所寫的題畫詩。壹說此詩作於江陰。

賞析:

這壹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