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尊稱為“詩仙”。他的詩想象奇特,感情飽滿,風格豪放飄逸,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
李白的送別詩約160首左右,約占李詩總數的六分之壹。送別的對象有官宦、僧道、文人學士、妻子情人、親戚朋友等等,牽扯到各種社會關系,涉及到的社會生活有求學、謀仕、從軍戍邊、行旅交遊等各方面。它不僅成為我們了解當時社會景況和詩人心態的壹個重要依據,也是我們認識李白生命歷程中各式體驗和感受的壹個重要方面。並且它突破傳統送別詩“有別必怨,有怨必盈”的情調,溶進了盛唐時代精神,以詩人獨特的個性氣質,呈現特定時間和特定場景下的情感氛圍與境界,多能“感動激發人意”,具有與政治詩、飲酒詩。遊俠詩所不同的美學意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分析
《贈汪倫》是壹首著名的送別詩。詩中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壹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詩人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壹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自己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還有: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2. 李白寫的有關離別的詩句有哪些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2、狂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 —— 李白《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譯文:狂風吹飛我的心,隨風西去,高掛在鹹陽樹上,陪伴妳。
3、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
譯文:青山漸漸消失,平野壹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
4、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
譯文:遊子的心意像浮雲壹樣飄忽不定,落日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
5、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譯文:妳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壹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
6、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 李白《送友人入蜀》
譯文:山崖從人的臉旁突兀而起,雲氣依傍著馬頭上升翻騰.
7、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 李白《鞠歌行》
譯文:無奈現在的我只能看著天邊的飛鴻漸漸遠去了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譯文:即使桃花潭水有壹千尺那麽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壹片情深。
9、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譯文:請妳們問問這東流的水,離情別意與它相比究竟誰短誰長?
10、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 李白《送賀賓客歸越》
譯文:古代曾有王羲之寫黃庭經向山陰道士換鵝的韻事,您到那裏壹定也有這樣的逸興。
3. 李白的關於送別的詩送友人下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沈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廣陵贈別
玉瓶沽美酒,數裏送君還。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間。
天邊看淥水,海上見青山。興罷各分袂,何須醉別顏。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送別
鬥酒渭城邊,壚頭醉不眠。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惜別傾壺醑,臨分贈馬鞭。看君潁上去,新月到應圓。
送別
水色南天遠,舟行若在虛。遷人發佳興,吾子訪閑居。
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聖朝思賈誼,應降紫泥書。
送賀賓客歸越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裏觸山動,
盤渦轂轉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壹清聖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三峰卻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
雲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灑掃,
麻姑搔背指爪輕。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
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玉漿倘惠故人飲,
騎二茅龍上天飛。
巴陵贈賈舍人
賈生西望憶京華,湘浦南遷莫怨嗟。
聖主恩深漢文帝,憐君不遣到長沙。
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
去國客行遠,還山秋夢長。梧桐落金井,壹葉飛銀床。
覺罷攬明鏡,鬢毛颯已霜。良圖委蔓草,古貌成枯桑。
欲道心下事,時人疑夜光。因為洞庭葉,飄落之瀟湘。
令弟經濟士,謫居我何傷。潛虬隱尺水,著論談興亡。
客遇王子喬,口傳不死方。入洞過天地,登真朝玉皇。
吾將撫爾背,揮手遂翺翔。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禦
白若白鷺鮮,清如清唳蟬。受氣有本性,不為外物遷。
飲水箕山上,食雪首陽顛。回車避朝歌,掩口去盜泉。
岧峣廣成子,倜儻魯仲連。卓絕二公外,丹心無間然。
昔攀六龍飛,今作百煉鉛。懷恩欲報主,投佩向北燕。
彎弓綠弦開,滿月不憚堅。閑騎駿馬獵,壹射兩虎穿。
回旋若流光,轉背落雙鳶。胡虜三嘆息,兼知五兵權。
槍槍突雲將,卻掩我之妍。多逢剿絕兒,先著祖生鞭。
據鞍空矍鑠,壯誌竟誰宣。蹉跎復來歸,憂恨坐相煎。
無風難破浪,失計長江邊。危苦惜頹光,金波忽三圓。
時遊敬亭上,閑聽松風眠。或弄宛溪月,虛舟信洄沿。
顏公二十萬,盡付酒家錢。興發每取之,聊向醉中仙。
過此無壹事,靜談秋水篇。君從九卿來,水國有豐年。
魚鹽滿市井,布帛如雲煙。下馬不作威,冰壺照清川。
霜眉邑中叟,皆美太守賢。時時慰風俗,往往出東田。
竹馬數小兒,拜迎白鹿前。含笑問使君,日晚可回旋。
遂歸池上酌,掩抑清風弦。曾標橫浮雲,下撫謝脁肩。
樓高碧海出,樹古青蘿懸。光祿紫霞杯,伊昔忝相傳。
良圖掃沙漠,別夢繞旌旃。富貴日成疏,願言杳無緣。
登龍有直道,倚玉阻芳筵。敢獻繞朝策,思同郭泰船。
何言壹水淺,似隔九重天。崔生何傲岸,縱酒復談玄。
身為名公子,英才苦迍邅。鳴鳳托高梧,淩風何翩翩。
安知慕群客,彈劍拂秋蓮。
4. 李白寫的送別詩有哪些李白的送別詩約160首左右,約占李詩總數的六分之壹。
送別的對象有官宦、僧道、文人學士、妻子情人、親戚朋友等等,牽扯到各種社會關系,涉及到的社會生活有求學、謀仕、從軍戍邊、行旅交遊等各方面。它不僅成為我們了解當時社會景況和詩人心態的壹個重要依據,也是我們認識李白生命歷程中各式體驗和感受的壹個重要方面。
並且它突破傳統送別詩“有別必怨,有怨必盈”的情調,溶進了盛唐時代精神,以詩人獨特的個性氣質,呈現特定時間和特定場景下的情感氛圍與境界,多能“感動激發人意”,具有與政治詩、飲酒詩。遊俠詩所不同的美學意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分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尊稱為“詩仙”。他的詩想象奇特,感情飽滿,風格豪放飄逸,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
《贈汪倫》是壹首著名的送別詩。詩中首先描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262383039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壹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
後兩句詩人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壹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自己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5. 李白送別詩句有什麽1、《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4、《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5、《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6. 李白的送別詩名句有哪些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唐]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尋扁舟。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雲》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