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叢談》中幾次提到八大棍。這些記載對我們理解八大棍的起源有壹定的幫助。 現先將原文錄下:
1管說短期的三五日有拿手能攏座兒的書叫“吧噠棍” (這壹節文字叫《評門是團柴的》主要介紹評書門的規矩和行話)249頁
2有姜山東者,在北平經商有年,後因營業虧累,賦閑無事,常往各市場、廟會遊逛,聽相聲說的小八段:《張廣太回家》、《五龍捧勝》、《康熙私訪》、《馬成龍救駕》。(後姜姓者翻投如評門,藝名姜振明,以說八小段為業。收徒哈輔元 )。272頁
3 從前沒有《永慶生平》這部書,只有撂明地的藝人評講《康熙私訪》、《五龍捧勝》、《張廣太回家》等等的八段兒。(姜振明、哈輔元師徒經過增加內容把八小段擴充編寫成為《永慶生平》)。
4沒有整本大套的萬子活,憑幾段小吧嗒棍兒就能成名。301頁
由上面幾處文字可以看出,先有說相聲的八小段後有評書《永慶生平》,而不是說相聲的從評書《永慶生平》中挑出幾段。以前壹些人認為八大棍是相聲界從評書《永慶生平》得來的說法就是不對的了。因為持這種觀點的人都是以《張廣太回家》、《康熙私訪》等是《永慶生平》中的壹部分來立論的,現在看這種看法在邏輯上是本末倒置的。另《中國傳統相聲大全》及《補遺》中的“八大棍”類的作品看,除了和《永慶生平》重合的部分外,其他段子都未在評書中出現。那麽認為八大棍是從評書中拆出來的部分段落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應當認為評書不是相聲八大棍的淵源。
評書中“吧噠棍”這個詞和相聲中“八大棍”是否有關系,我認為是有關系的。相聲借用了評書的壹個術語經過變化成為了相聲的術語。從1中可以看出“吧噠棍”這個詞有短小、精彩(拿手的段子必是比較精彩的)的意思。這正好和相聲長篇單口的特點吻合(相聲的長篇與長篇評書比只能算短篇)。相聲界將“吧噠棍”這個詞匯引入到相聲中,又由於相聲中有小八段這樣的內容,通過訛傳就成了“八大棍”。(此種分析建築在評書中“吧噠棍”先於相聲“八大棍”出現)。另壹種可能是“BADAGUN”是江湖中通用的壹個語言,因為春點是先有音,後來借音找字才有了文字的表述。而相聲中有“八小段”,相聲界就將“BADAGUN”這個音寫成了“八大棍”。評書界的人則寫做“吧噠棍”。
總之,“八大棍”現在可以說是長篇單口相聲的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