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成語如下:
1、師心自是: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鄭興傳》中,原文為:朕意疑,從之則不吉,不從則日困。卿意如何?鄭興對曰:臣不敢和同。上曰:卿不和同,當稱師心。
2、師出無名:指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也泛指行事沒有正當理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高帝紀上》中,原文為:兵出無名,事故不成。顏師古註引漢應劭曰:師出無名,謂無伐之也。
3、良師益友:指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中,原文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說苑·說叢》中也有這個成語:賢師良友在其側,詩禮講肄,日月相照。
贊美老師的成語:
1、誨人不倦:指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中,原文為: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這個成語形容老師對學生耐心教導,不知疲倦,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2、桃李滿天下:指老師教育的學生遍布天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原文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後來演化為桃李滿天下這個成語。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老師教育的學生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是對老師教育成果的最高贊美。
3、春風化雨:指良好的教育如同春風化雨壹般,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盡心上》中,原文為:有如時雨化之者。後來演化為春風化雨這個成語。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之深遠,是對老師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的最高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