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嗟來之食"的故事

"嗟來之食"的故事

嗟來之食

春秋戰國時期,有壹年,齊國發生了壹次嚴重的饑荒,壹大批窮人由於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

有壹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壹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過,施舍給他們。

壹天,壹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壹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後,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餵!來吃吧!”那個餓漢擡起頭輕蔑地瞪了他壹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

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於路旁。

這個成語來源於《禮記·檀弓》: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屢,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餓者)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解釋

"嗟來之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指帶有侮辱性的或不懷好意的施舍。嗟:不禮貌的招呼聲,相當於現在的"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