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讀後感800字高中議論文5篇
曹禺先生的《雷雨》是壹部非常經典的作品,《雷雨》所展示的是壹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妳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雷雨讀後感800字議論文”,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313571 雷雨讀後感800字議論文1
壹口氣看完《雷雨》後我心情著實激動了壹陣子,可能是近來沈湎於《理想國》等讓人腦抽筋的學術著作,而少看文學作品的緣故。初中時便想看這部書,因為當時“中學生必讀課外讀物”之類的書目上總有它的名字。可我竟壹直沒看,或許是因為我對戲劇不怎麽感興趣。看莎士比亞也會因為那些繁冗的抒情長段而厭煩(當然,也有翻譯的影響)。
不看戲劇的原因之壹,是裏面的場景布置等段落時時提醒我這只不過是壹出戲。《雷雨》也不例外。讀到壹半時我便想,四鳳壹定會死,盡管我不願意她死。因為她是全劇中最無辜,最惹人憐的人物。安排她的死,既符合她的命運(即劇情的發展),又定會造成極好的悲劇效果。結局也不出所料,只是沒想到死的是三個人。周萍是我壹直覺得最難演的,因為他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矛盾,他是個悲劇人物,卻不易獲得觀眾同情。後來讀曹禺的序時,發現他也這麽認為。
我向來不曉得怎麽寫書評。以來我實在沒有那種冷靜地讀書,然後站在批判的.立場上客觀地分析作品的能力。讀完壹本書通常我只能體會壹股模糊、激動、復雜的情緒,筆頭想寫什麽卻寫不出,悶頭壹睡第二天心情平靜又重新開始讀另壹本書了。二來我覺得讀文學作品嘛,能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不求甚解也就夠了,不喜歡那些像高中語文閱讀題壹樣的分析、解構作品的評論家,更瞧不起豆瓣上壹些故作高深的言論。也因為這個原因,我素來對中文系似乎有壹種偏見。我覺得中國文化裏就講究壹個“悟”字,多讀多背多思就是了。正如作者所說:“我對《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親撫慰自己的嬰兒那樣單純的喜悅,感到的是壹團原始的生命之感。”“我很欽佩,有許多人肯費了時間和精力,使用了說不盡的語言來替我的劇本下註腳。”
最讓我喜歡曹禺的,是他序裏的第壹句話:“我不知道怎樣來表白我自己,我素來有些憂郁而暗澀。”這讓我想到朱自清的“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麽也沒有”以及那壹代的文人們。
最後小小地自豪壹下,《雷雨》是曹禺在南開讀書時開始構思的。
#313570 雷雨讀後感800字議論文2
看過《雷雨》的人,都在痛斥著周樸園,痛斥他對侍萍的無情與冷漠,痛斥他金錢至上的貪婪與自私。
然而,周樸園對魯侍萍,真的沒有壹絲的感情嗎?
如果沒有,他為何要在屋內壹直擺設著三十年前侍萍最愛的紅木書桌和帶有鏡臺的櫃子?如果沒有,他為何會向人打聽侍萍的消息?如果沒有,他為何要在搬家之時還不忘帶上侍萍年輕時的照片?如果沒有,他為何要在侍萍再次出現在周家客廳時,命令兒子周萍向自己的生母下跪?
其實,周樸園年輕時也是壹個接受過新思想的青年,呀接觸婚姻自由、愛情自主的新觀念,因而才會大膽地追求愛情、享受愛情,和美麗善良的下人侍萍陷入愛河。然而,他終究不能與自己的出生階級徹底決裂――這不是瓊瑤小說,最終又回到封建禮教的束縛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內心。作為資產階級,他在“吃人”,然而作為他自己,他又何嘗不在被人“吃”?
壹道不可逾越的階級壁壘,把他們雙雙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壹場勢不可擋的大雷雨,註定了這個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大家庭的悲慘命運。
由曾經豪華壹時的周家大宅改成了的醫院裏,是由麻木生存到最後死寂般沈默的、神誌不清的侍萍。
遠方,傳來壹陣衰弱的咳嗽聲,他,懷著懺悔的心情,邁著蹣跚的步子,悄然來到她的身邊……
#313569 雷雨讀後感800字議論文3
說實話,我從未看過話劇,因為它不像電影那樣能夠帶給人直觀的體驗,也不像演唱會令人如此瘋狂。如此如此,我便壹直與話劇無緣。直到這次學校主辦的戲劇節,雖說我自己也演了壹個劇目,是個歌舞劇,但我還是最期待雷雨的上演,因為這是這次話劇節唯壹的壹個“正版”話劇節目,沒有經過改編,原汁原味。
終於我坐在了羽毛球館內,目不轉睛地壹口氣看了下來,雖然演員們連業余級別都算不上,但我仍舊要加以贊賞。畢竟他們在臺上已經演出了《雷雨》的主題,有模有樣,抑揚頓挫,值得人叫好。既然是在臺上演出來的戲劇,那麽就要不同於曹禺的劇本,要演出來的更多是人物的內心,戲劇的靈魂,而這些是在劇本中體現不出來的。
由於壹個角色是由多達3、4個演員扮演的,實力有出有入,我就把演出同壹個人物的演員混為壹談罷。
首先要說說令我眼前壹亮的角色,那就是魯大海。活靈活現地演出了壹個沒有多少文化的有勇無謀的工人代表。倔強頑強的神情,對臺詞節奏的把握都幾乎恰到好處,雖然戲份不多,但尤為出彩,引起滿堂喝彩。
其次就是周沖。壹個充滿孩子氣,心靈純凈但充滿理想的孩子,這也許就是出演者的本色出演,也演出了周沖的性格。對四鳳的支支吾吾,對父親的唯唯諾諾都演了出來,雖然沒有什麽出彩的表演,但是總體來說還稱的上壹個好角色。
周萍是最難演的角色,不順人意也在意料之中,其他人物都表現平平,反倒是較難演的四鳳在許多爆發力極強的感情戲中掌握好了分寸,演出了話劇的本義。
總體來說,我還是對這部話劇相當滿意,壹個學期的成果非常可喜,但令人最遺憾的就是話劇的結尾爆發地還稍顯不足,好像壹場戲裏的感情恩怨沒有得到最後的歸宿。
雷雨也許永遠不朽,那就讓雷雨更猛烈些吧。
#313568 雷雨讀後感800字議論文4
要寫《雷雨》心得,所以又再仔細讀了壹遍,忽然覺得自己粗鄙淺薄,又何德何能對其指手畫腳,品頭論足的。自愧與崇敬之心油然而起。可還有另外壹種情緒,卻也不得不說的,那就是對繁漪的認同感與佩服迷戀之情。
《雷雨》有八個人物,他們在壹起癡纏糾葛,從不曾想到放手。他們盲目的爭執著,泥鰍似的在情感的火坑裏打著昏迷的滾,用盡心力來拯救自己,而不知千萬仞的深淵在眼前張著巨大的口。他們正如壹匹跌在了沼澤裏的馬,愈掙紮,愈是陷落。
周萍悔改了“以往的罪惡”,他抓住了四鳳不放手,想用壹個新的靈魂來洗滌自己,但不自知的犯了更可怕的錯誤。繁漪卻是個最令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壹匹執拗的馬,毫不猶疑的踏著艱難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壹堆破碎的夢,救贖自己,但結局終究是引向死亡。
愛恨分明,不是恨便是愛。特別極端的壹個人,卻也另現實中的我們有深深的認同感。現實中的我們,內心的另壹個隱面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只是,我們不如繁漪勇敢,沒有她那樣火熾的熱情,強悍的心。她敢沖破壹切的桎梏,可我們不能,我們想追求,不顧壹切,但那在夢裏都很難實現。是現實的仁慈還是殘忍,我弄不懂。我可以做的,卻也只有替軟弱的自己哭泣。那個性格如雷如火的女人,生活已是這樣,卻心比天高。熱情原是壹片澆不息的火,而上帝偏偏罰她們生長在枯幹的沙土。
我為繁漪著迷,可我卻做不到她那樣,只能在這紅塵之中長長的嘆息壹聲,又繼續寫我的讀後感而已,終有壹天,終有壹天,那時,又是怎樣壹番境遇呢?
#143066 雷雨讀後感800字議論文5
《雷雨》是壹出話劇。話劇和小說不同,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構造出壹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而話劇則是由壹個個性格不壹的人所構成的故事。《雷雨》之所以會成為名著,正是因為它成功的塑造了8個個性鮮明不壹的人物。
《雷雨》所描寫的是壹個家庭幾代人之間的矛盾,誤會,以前種.種恩恩怨怨,愛恨情愁,混亂而不清的家庭倫理。僅僅壹天的時間,牽扯,披露了他們多年苦心隱瞞的事實。表現出兩個家庭之間前後三十年的錯綜復雜的糾葛,寫出了那種不合理的關系所造成的悲劇。
周家的仆人魯貴,我認為是壹個成功的人物。通過曹禺的描寫,覺的他是壹個很奴隸的奴隸,表面對主人恭恭敬敬,其實在背後卻做出有違良心的事情,他已經完全身陷於奴婢的生活,沒有自己的尊嚴,自己的想法。抓到了主人的把柄,卑賤的威脅著,那種小人的勢力,完全體現出來。而他同時又在向自己的妻子,女兒顯示自己,不以做奴婢為恥,反以為榮。也看不起他妻子的窮骨氣,為了點尊嚴兩年才回壹趟家,甚至他認為子女現在這樣好的生活都是拜他所賜。魯貴在主人前是壹只畢恭畢敬的綿羊,而在背後卻是壹個頤指氣使的老頭兒。他很精明,很狡猾,像壹只獵犬壹樣,周圍任何事情他都能有所察覺,來作為他的護身符。
同樣也是身為仆人的四鳳,她有著自己的感情,想法,並不以自己的身份而難堪。但是畢竟身份有別,她想愛,卻又不敢愛。四鳳也非常單純,不了解社會的復雜性。她的想法,她所想象的愛情,是很單純的,很聖潔的。但是她的這種善良,對最後的打擊來說太不堪壹擊了。
魯大海是四鳳的哥哥,是礦工工地上的工人。他是壹個充滿精力的人,剛正不阿,和魯貴是壹個強烈的對比。魯大海是壹個正義的,不會被其他事物所打動的人。他的這種獨壹無二的性格在雷雨中很與眾不同,給讀者帶來了壹點不壹樣的感覺。他不認為人之間有三六九等,所以鄙視魯貴,恨周家,他的正義感使他厭惡周家。
周家的大少爺周萍。他是壹個郁悶的人。他所做過的事情,不堪回首。周萍拼命想要忘記,忘記過去的壹切,壹切由於他的沖動而犯下的過錯。我不知道他對四鳳的感情是真是假,但是我清楚周萍是需要人來拯救的。他想忘記壹切,可是他辦不到。
裏面的女主人公,周公館的太太,繁漪是被曹禺稱為最富有“雷雨“性格的人物。那段對她的描寫,首先想到的就是壹個標致的女子。她在忍耐,不休止的忍耐。為了誰,為了她的兒子,還是愛人?她是壹個不屬於周家的人,她骨子的裏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她是與周家對立的人,不甘心生活在抑郁的花園般的“牢房”裏。她不是壹個好母親,不是壹個好妻子,但是她是壹個肯為自己的未來努力的人。
《雷雨》結尾就像壹場暴風雨,將所有的人都卷進了這場家庭的悲劇。每壹個人都難逃宿命。不得不感嘆,命運這個東西有時候太黑暗了。剛剛才讓妳感到曙光的來臨,馬上卻又將人打入萬丈深淵。這是壹出悲劇,是壹出非常可怕的悲劇,在壹天裏三個人死了,兩個人瘋了。黑暗陰郁是《雷雨》的調子,是在雷雨來臨之前的預兆。我們都認為是我們在主宰著自己,可是時常又不是自己在主宰。不知是命運在向我們開玩笑,還是我們在向命運開玩笑。
《雷雨》裏的人物的命運是黑暗的,他們對命運沒有壹絲絲的反抗就已經被征服了。假如四鳳和周沖沒有死,也許他們會有壹個美好的未來。周萍假如再冷靜壹些,也許就不會自殺,兩位母親也就不會因此而瘋掉。命運有時是黑暗的,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在黑暗的盡頭就是光明。命運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對命運低頭。這黑暗就猶如劇場的幕壹樣,我們知道會有閉幕的時候,有我們在黑暗中等待的時候,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在瞬間漆黑之後會有更精彩的劇目。而不是應該讓黑暗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理智,甚至於心靈。我們自始至終都應該明白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應該去朝著光明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