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悲慘世界的主旨是什麽

悲慘世界的主旨是什麽

《悲慘世界》的主旨是:通過表現十九世紀法國社會中的不公平以及長期以來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表達對愛與憐憫心(人道主義)的呼喚。

184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法王路易被處死刑。雨果於此時期四出奔走鼓吹革命,為人民貢獻良多,贏得新***和政體的尊敬,晉封伯爵,並當選國民代表及國會議員。

三年後,拿破侖第三稱帝,雨果對此大加攻擊,因此被放逐國外。此後20年間各處漂泊,此時期完成小說《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同名音樂劇即依此小說改編而成。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832年,這部小說的構思已相當明確,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礎上,寫了《死囚末日記》(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長篇小說,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會現實,並嚴厲譴責司法制度的不公正。

此外,他還發表了紀念碑式的作品《巴黎聖母院》(1831年),以及許多詩歌與戲劇,獨獨沒有動手寫壓在他心頭的這部作品。

醞釀了二十年之久,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終於開始創作,同時還繼續增加材料,豐富內容,順利寫完第壹部,定名為《苦難》,書稿已寫出將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渦,於1848年2月21日停止創作,壹擱置又是十二年。

《苦難》壹書遭逢苦難的命運,在胎兒中也要隨作者流亡了。雨果在蓋納西島過流亡生活期間,用全方位的目光和思想,重新審視、反思壹切。在此基礎上,對《苦難》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調整,增添大量新內容,最終完成此書,定名為《悲慘世界》。?

百度百科-悲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