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俗語講 “肉生火、魚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怎樣理解?

俗語講 “肉生火、魚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怎樣理解?

魚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經常食用對促進兒童智力發育、預防心血管疾病均有壹定幫助。不過,帶魚、鰱魚、胖頭魚、鱔魚等都是溫性食物,過多食用容易上火,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魚生火”。因此,內熱偏盛及陰虛火旺體質者要少吃溫性的魚類,在烹調時最好選擇燉湯、清蒸或紅燒。同樣,肉類也不能吃得太多,人們說的“肉生痰”並不是說吃肉過多就容易咳嗽生痰,而是說過多食用肉類食物後,會導致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肉類含有大量的脂肪,過量攝入容易引起血脂、血液黏稠度升高,臨床檢查時常會表現為血液濃稠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而這正是中醫痰淤互結的壹種客觀表現,也正是“肉生痰”的外在反映。

與魚類和肉類相比,自古以來,老百姓對蘿蔔、白菜的依賴性似乎更強。民間“蘿蔔上了街,藥鋪無買賣”的諺語雖近乎誇張,但蘿蔔的確對多種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中醫認為,白蘿蔔具有消食化痰、下氣寬中的作用,適合積食腹脹、肺炎、支氣管炎、咳嗽等患者食用;胡蘿蔔具有健脾化滯、潤燥明目的作用,適用於消化不良、夜盲癥、角膜幹燥癥等患者食用。

白菜的藥用價值也壹直頗受歷代醫家的重視。中醫認為,白菜具有清熱除煩、通利腸胃、利尿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白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刺激胃腸蠕動,起到通便作用。此外,白菜所含的纖維素還能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在維持人體血糖正常平衡方面具有壹定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妨多吃點白菜。

要避免偏嗜大魚大肉、肥膩厚味,做到素食為主,葷素搭配。另外,辛、甘、酸、苦、鹹五味對人體肝臟器官、氣血筋骨各有所利,因此,不可偏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