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會實踐實踐內容如下:
1、政務實踐。
組織學生深入地方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壹線崗位,承擔具體工作,尤其在黨史學習教育、政策宣傳解讀、疫情防控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組織學生參加“青少年模擬政提案征集活動”。
2、企業實踐。
通過大學生專業方向與企業崗位需求的雙向匹配,組織學生參與家鄉企業實際工作。鼓勵涉農專業學生到合作社、農村企業等參加實踐。
3、公益服務。
組織學生通過誌願服務等方式,在農村、社區以及青年之家、四點半課堂等基層壹線場所,開展扶貧濟困、扶弱助殘、敬老愛老、生態環保、課業輔導、服務群眾等工作,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精神。
4、社區服務。
動員學生主動向村、社區和青年之家報到,在街道團工委和村、社區團組織的統籌下,就近就便編入誌願者組織、青年突擊隊等,通過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參與基層治理日常工作。
5、鄉村振興。
動員學生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在街道團工委和村、社區團組織的統籌下,參與開展鄉村社會治理、公***服務、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實踐活動,講好鄉村振興故事,助力美麗鄉村、文明鄉村、善治鄉村建設。
高校團組織在組織社會實踐的原則
1、明確目的,把握方向以人才培養為目標,為實現學校的育人目標而精心組織社會實踐,學校的育人目標三型二能壹高,其中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經濟建設能力,應用型人才就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慢慢達到。
2、疏通渠道,整合資源通過各種方式把學生的所需和工農生產建設部門聯系起來,建立對口的實踐項目,由合作項目到實踐基地,讓學生能夠真正在參與中有所收獲。
3、總結交流,傳遞經驗通過總結交流會把壹些好的實踐模式和內容及時宣傳,不斷積累經驗,促進後續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4、樹立典型,積極宣傳對於壹些優秀的個人和組織進行積極宣傳,正面引導,鼓勵大家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創造成績,得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