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荊軻刺秦王小品

荊軻刺秦王小品

『話劇』荊軻刺秦

時間:戰國,BC227-228。

地點:燕都薊,秦都鹹陽。

人物:

荊軻——衛國人,齊人後裔。衛人謂之慶卿,燕人謂之荊卿。好讀書擊劍,為抗秦遊歷列國。

嬴政——秦王,後稱始皇。

太子丹——燕王喜之子。曾為人質出使趙、秦,因不堪嬴政侮辱逃回燕國。

高漸離——燕國人。以屠狗為業,善擊築。

樊於期——秦國將領。因得罪嬴政逃至燕國。

秦舞陽——燕國人。年十五,十三殺人,年少而勇武,善擊劍。

第壹幕 亡燕

太子丹踱於正廳,樊於期求見。

[樊於期上,撲跪於地,作長揖。]

樊:太子救我!

丹:(驚訝、納罕)足下……

樊:太子不曾記得?(擡頭)

丹:(定睛,恍悟,忙上前扶起)樊將軍!竟何以至此?

樊:於期戰敗,秦王即欲賜於期死,於期遂狼狽亡至燕地,得以茍活。怎料秦王竟誅於期全族……

丹:秦王之毒甚矣!卿勿恐於秦,且暫居燕國。

樊:殿下救命之恩,於期無以為報,但求為太子效命!(跪地,叩頭)

[太子丹攙扶起樊於期,領其下。]

第二幕 固請

太子丹踱於正廳,荊軻求見。

[荊軻上。]

荊:荊軻求見。(下拜)

丹:(驚喜)荊卿!

荊:(沈痛)田光先生已死。先生死前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丹:(朝另壹方向下拜,撲跪,叩頭,哭)丹所以誡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謀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豈丹之心哉!

荊:殿下節哀。(扶起丹)

[荊軻坐定,太子丹亦坐。]

丹:卿知丹嘗質於趙,而秦王政生於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丹遂質於秦。而丹每每見辱於秦王,實是難忍。丹歷千辛萬苦乃亡歸燕。今秦出兵山東,以伐齊楚三晉,已至於燕。秦王至於丹,國仇私恨難以盡數。秦禍日迫,而燕小弱,計舉國不足以當秦。諸侯服秦,莫敢合從。丹之私計,愚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窺以重利,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彼時秦大將擅兵於外,而內有亂,則君臣相疑;以其間,諸侯得合從,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願,而不知所委命,唯荊卿留意焉。(作揖)

荊:(沈默片刻,為難)此國之大事也,臣駑鈍,恐不足任使。

丹:(進前,連作長揖)田先生力薦荊卿可使,故丹深信荊卿之才。誠請卿念此燕之危急存亡之秋,擔此大任!

[太子丹見荊軻仍為難猶豫。復上前再拜。]

丹:(急切)荊卿!

荊:(無奈,嘆息)敬諾。

第三幕 策謀

荊軻與高漸離坐談。

[高漸離擊築,荊軻坐於壹旁,若有所思。]

荊:(愁苦)漸離已知我事。

高:是。

荊:今王翦破趙,已至燕南界。我遲遲不行,只為……(低頭,欲言又止)

高:(停止擊築,神色凝重)待使秦之信物。

[荊軻略壹楞,看高漸離,垂目,沈默。]

高:樊於期亡燕,我早已知矣。

荊:(遲疑)太子……

高:直言。

荊:(急切)可……

高:再無他計。

[太子丹急上,至荊軻前住,作揖。荊軻、高漸離起身,回拜。]

高:殿下與卿且談,臣漸離少陪。

[高漸離抱築下。]

丹: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荊:微太子言,臣願謁之,使秦而無信物,則秦未可親也。今秦王購樊將軍首級以千金,邑萬戶。誠得樊將軍首級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悅而見臣,臣乃得有報。

丹:(震驚)樊將軍窮困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其意。且丹少時在秦與樊將軍有故……(面露為難戚傷之色,不語片刻)願足下更慮之。

第四幕 自剄

荊軻私見樊於期。

[樊於期獨酌,荊軻上。]

荊:荊軻拜見樊將軍。

樊:(擡頭,疑惑)荊軻?

荊:臣乃太子壹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