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1126年),北宋末年,河南開封人。初為蘇軾小史(書僮),後事樞密都承旨王詵,因善蹴鞠,獲寵於端王趙佶(即徽宗)。
宋徽宗即位後,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在任時宋軍政廢弛,於靖康初病死。在施耐庵《水滸傳》中,高俅作為主要反派人物而廣為人知,他以小流氓的身份出場,因為具有很高蹴鞠技術,被喜愛蹴毬的端王所賞識。在端王登基成為皇帝後,高俅很快官至太尉。
擴展資料小說《水滸傳》中的高俅在歷史上實有其人。但是史書上對這個人記載不詳,壹說是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隨祖上遷移。南宋王明清的《揮麈後錄》說,“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吏,草劄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師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
由此可見,高俅原是蘇軾的小吏,他為人乖巧,擅長於抄抄寫寫。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從翰林侍讀學士外調到中山府,將高俅推薦給曾布,雖然蘇與曾布分屬新舊兩派,二人在元祐年間是有所交往的,而且還有著壹定的交情。
據壹些學者考證,《揮麈錄》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紆,而曾紆就是曾布的兒子,他所記載的曾家發生的事情應該是可以信賴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蘇軾的好意。於是蘇軾又把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王都太尉王詵(即王晉卿),於是高俅又回到了東京(今河南開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