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紳。
《鋤禾》是壹首唐詩,被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作者為唐代李紳,也有人認為是聶夷中所作。
此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裏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全詩語言通俗、質樸,音節明快、上口,流傳極廣,婦孺皆知。其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國傳統的“治家格言”,提醒人們註意節約用度,珍惜勞動成果。
原文如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擴展資料:
1、李坤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古城鎮人)。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
李紳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三十五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仆射、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846年)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謚號“文肅”。
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著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
2、聶夷中
聶夷中 [唐](約公元八七壹年前後在世),字坦之,唐末詩人,其籍貫有河東(今山西運城)人 ,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兩種歷史記載。生卒年、生平均不詳,約公元八七零年前後在世。
鹹通十二年(871)登第,官華陰尉。到任時,除琴書外,身無余物。其詩語言樸實,辭淺意哀。
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
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壹)流傳最廣。
百度百科——鋤禾